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一名50歲女性長期反覆腰痛,之後延伸到臀部、腳後側及腳底,就醫檢查發現腰椎滑脫及椎間盤突出。接受熱敷、電療等復健治療,效果有限;經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搭配葡萄糖注射治療,疼痛改善,恢復正常生活。

高雄中正脊椎骨科復健科主任林純如表示,長期久坐、搬重物時使力不當,當心腰椎滑脫及椎間盤突出。坐姿對腰椎產生的壓力最大,建議每坐30分鐘~1個小時就要起身活動,「坐、站、躺交替進行,對腰椎最健康」。正確坐姿是坐椅子時要有靠背,身體要直立,雙腿腳踏實地,不要駝背、不要半躺臥的姿勢。
「選擇椅子時深度不要太深,坐到底時最好要靠到背」。林純如說,椅子不一定要選擇昂貴的材質或品牌,一般塑膠椅、木椅較穩定,不易晃動,對脊椎反而輕鬆。有些沙發椅太軟、太低、太深,坐上去一開始雖然舒服放鬆;但因為基底不穩定,脊椎旁肌肉需持續用力,時間久了脊椎反而容易疲勞。另外,也建議大家不要坐矮凳,坐久了也容易造成腰椎負擔。
林純如指出,PRP注射治療是將抽血後分離出的生長因子血小板注射到受傷的組織作修復;對於神經發炎的地方,搭配注射葡萄糖溶液,可降低神經發炎,達到神經解套的效果。對於輕、中度腰椎滑脫及椎間盤突出患者,可透過復健或注射PRP治療緩解疼痛,但如果病況嚴重的神經壓迫,甚至出現腳無力、大小便受影響等,就要考慮接受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