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式取栓 降低中風死亡率

醫師張哲肇說,「機械式取栓」血管內治療技術,可改善腦中風預後並降低死亡率。(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腦中風常威脅中老年人健康,嚴重的會造成死亡與失能。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張哲肇說,最新的「機械式取栓」血管內治療技術,可減少腦中風出現嚴重腦水腫的發生機率,也降低嚴重中風病人死亡率。
 張哲肇表示,「腦血管疾病」的病人除了部分為自發性腦出血外,仍以急性缺血性(梗塞性)腦中風為主要病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在急性期治療上,雖有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機會改善預後,但此一治療方式可應用的時間極為緊迫,僅能在發作後的3個小時內施打,但病人到達醫院時常常已逼近施打時限。
 目前台南市共有10家醫院可進行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但即使是在3小時的時限內,施打血栓溶解劑仍有一些必須要考慮的風險與禁忌症,並非所有病人在時效內即可施打,例如曾有過出血性腦中風的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礙者等等,皆無法作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
 張哲肇說,過去在面對腦部大血管阻塞的病人,即使施打血栓溶解劑,仍可能治療效果不佳。病人若注射血栓溶解劑的療效不佳或是無法接受施打,可能會發生嚴重腦水腫、顱內壓上升而意識昏迷等,嚴重者可能需要作開顱手術減壓,甚至有生命危險。為改善中風病人的預後,許多臨床試驗不停的進行著,近期最受矚目的進展就是所謂的「機械式取栓」技術,使用支架與抽吸導管,作血管內治療。
 他說,2015年起,陸續發表在知名期刊的幾個大型臨床試驗,顯示以支架進行取栓的血管內治療技術來打通腦的大血管阻塞,可增加治療成功機率,改善病人預後,此一治療技術更將可接受治療時間,延長到中風發作後的6小時內,在國外臨床試驗中甚至可延長到16-24小時,健保署也順應國際潮流,已將「機械式取栓」用的支架與抽吸導管納入健保給付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