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最近的美國老年病學會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發現,2/3的長輩出現至少一次夜間低血糖(<54mg/dl)。因此,醫師提醒民眾在忙著降血糖的同時也要注意「夜間低血糖」,夜間突發低血糖恐是更可怕的隱形殺手。醫師提醒4種人要小心最容易突發夜間低血糖,可能引起昏迷,甚至也有「一覺不醒」致命危機!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欣寧表示,夜間低血糖可能造成病患半夜失去意識、「一睡不醒」。過去臨床上就曾看過病人在住院期間,半夜睡夢中突然失去意識、叫不醒,檢查發現是夜間低血糖,所幸及早發現有搶救回來。她也提醒民眾注意,不少民眾在睡夢中猝逝,原因不一定是心臟病,也要小心可能是夜間低血糖。
黃欣寧說,醫學界發現有4種人是夜間低血糖的高危險群:1.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色素偏低者;2.睡前常進行半小時以上的中強度運動者;3.睡前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4.白天容易有低血糖的人。
黃欣寧提醒,低血糖的常見症狀是頭暈、手抖、冒冷汗、心悸等,但是長期糖尿病的患者因為感覺神經不敏感,這些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低血糖保護機制變得很差,可能會跳過不適症狀,直接以「意識症狀」為表現。
特別在睡夢中進入深層睡眠,交感神經的反應差,因此很容易一出現低血糖就直接意識昏迷,一定要特別小心。
黃欣寧說,糖尿病控制良好、糖化血色素降低雖然可以預防糖尿病長期併發症發生,但是糖化血色素偏低,也可能造成身體的損傷。而睡前進行中強度運動超過半小時,較易發生「延遲低血糖」,因此也有夜間低血糖的風險。
黃欣寧說,醫界建議睡前施打胰島素前,應該先檢查血糖值。施打前測量血糖過低,最好先吃一點澱粉食物再施打。而白天容易有低血糖的人,更要小心夜間低血糖的發生。此外,運動後人體需要及時補充熱量,重點就是要「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澱粉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