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候鳥過境台南沿海,繼以婚羽和求偶行為特殊而著名的流蘇鷸,更罕見的半蹼鷸現身七股濕地,由於數量稀少,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接近受脅物種」。
半蹼鷸在西伯利亞、蒙古、中國黑龍江等地方繁殖,過境台灣的時間大約在夏初四、五月與初秋八、九月,台南沿海底棲生物豐富,成為半蹼鷸停棲補充體力的驛站。鳥友李正峰在七股濕地發現四隻半蹼鷸,比北門濕地的流蘇鷸還罕見,吸引不少鳥友追逐拍攝。
顧名思議,半蹼鷸的腳趾間有一半是蹼,外觀與黑尾鷸、斑尾鷸相似,最大的差異是嘴喙顏色,黑尾鷸的嘴喙長而略下彎,嘴基部紅色。斑尾鷸的嘴喙長且上翹,嘴基部肉紅色。半蹼鷸的嘴喙為黑色,嘴長而直,若嘴喙基部沾粘泥巴,就很難分辨其身分。
半蹼鷸常停棲於河口泥灘地,三趾之間有半蹼,不像鴨、鵝掌是全蹼,每走一步便把嘴紮入泥土找食物,類似田鷸屬覓食方式,其長長的嘴喙有如探測捧,深入泥濘地擺動喙尖,來回捕捉泥地下的蠕蟲或獵物。
半蹼鷸對棲地條件要求相當高,濱海沿岸泥灘地和開闊草澤是牠們喜愛的環境,但受濕地劣化、消失等因素影響,適合半蹼鷸棲息的環境越來越少,全球族群數量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