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台南市中醫師公會專欄〉中醫調理臟腑有效治療鼻過敏

台灣環境潮濕,細懸浮微粒(PM2.5)髒空氣的威脅加上生活型態改變,使得過敏疾病盛行率逐年上升,近年因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鼻炎症狀前來中醫就診的患者增加許多。

過敏性鼻炎在中醫稱為「鼻鼽」,主要症狀為鼻塞、打噴嚏、鼻流清涕、眼鼻咽喉癢等。據統計,在台灣約每3~4人之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過敏性鼻炎,以兒童、青少年居多,但實際上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過敏性鼻炎與體內的肥大細胞有關係,當人接觸到過敏原,肥大細胞便會釋放出組織胺與過敏發炎物質,使得鼻黏膜與呼吸道出現過度反應,從而引發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等症狀。

中醫認為本病屬「傷風」、「鼻塞」等範疇,由於感受外邪所致。肺開竅于鼻而合皮毛,若腠理疏鬆、衛外不固,風寒之邪乘虛而入,侵犯肺衛、肺失清肅,影響鼻竅的通暢,而見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內因多以臟腑功能失調,兒童常見肺脾氣虛,老人多為肺腎氣虛。

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會分階段處理,也就是「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急性發作期以改善症狀為主,緩解期則是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急性期分為風寒型及風熱型,風寒型用小青龍湯加減,風熱型用辛夷清肺湯加減;緩解期可分為肺氣虛型、脾氣虛型、腎氣虛型,肺氣虛型可用玉屏風散,脾氣虛型可用香砂六君子湯,腎氣虛型可用腎氣丸。針灸也有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效果,臨床常用穴位如迎香穴、合谷穴、印堂穴、足三里穴等。

秋天是養肺的最佳季節,《黃帝內經》提到,肺屬「嬌臟」,易受秋天肅殺之氣而傷及肺氣,導致冬天常常生病;依中醫五臟養生觀念來看,「秋季養肺」是永保健康強身的王道。日常保健與預防,日夜溫差大時或者頻繁進出冷氣房要多注意保暖,以免吸入冷空氣造成鼻黏膜刺激;維持規律運動習慣,飲食均衡,三餐定時定量,避免過食生冷魚蝦、冰品冷飲;可使用除濕機控制濕度在50~65%,防止黴菌滋生及減少塵蟎繁殖。

(作者∕台南市長安中醫診所醫師蘇惠靖)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