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基倫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曾任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優聘教授,《國語日報:古今文選》主編、荷蘭萊頓大學訪問學者、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學者。研究專長為古代散文、中國文學史、國語文教學。著有學術專書《韓柳古文新論》、《唐宋古文論集》、《宋代文學論集》、《國語文教學現場的省思》、《唐宋詞風景》等,也喜歡寫散文,出版散文集《豆沙包的想念》、《鐘樓應該有怪人——我的歐亞紀行》。《鐘樓應該有怪人》一書,獲選為文化部「第40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黃恕寧
這本書顯露了作者溫良誠樸、率真幽默的性格。此書透過了94個片段,其溫煦的光芒交織,投射出一幕幕細緻生動的畫面,呈現一個生命的成長、茁壯,以至枝葉繁茂的過程。每篇文字以溫馨感受寫成,文質兼備,日積月累成為一種基調。除溫馨之外,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風格特色。
一、感情濃郁
此書給讀者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人間處處有溫暖。文學作品一般偏重於母愛的頌揚,對父親的描寫較為少見,此書中王基倫教授以各種方式熱情地展現他身為人父的喜悅,無怪乎專寫子女的〈輯五∕第N個童年〉論作品篇數為全書之冠。〈守候在產房外〉生動地述說初為人父的期待、緊張和欣慰;〈寶貝童話三則〉記錄了女兒語錄:「大手牽小手,你把溫暖傳給了我!」;〈企鵝跳水〉中父親在擁擠的人群中,為了讓孩子看清楚南極企鵝的跳水表演,把孩子扛在脖子上,又為了讓孩子看個夠,連排兩次隊,讓孩子連看兩場精彩好戲。文中父親小太陽似的出現在孩子生活的每個層面,學琴、陪「烤」、背唐詩、旅遊,還記得孩子每個同學和老師的名字!這位現代父親對子女無微不至,深刻真切的關愛,令人動容。
話說第一次手捧《豆沙包的想念》是在三年前一個春暖庭院的夜晚。當時,由於母病,心情鬱結,常難以入眠。正巧床邊放著新得的《豆沙包的想念》,信手翻開,一篇篇入眼即能溫暖心扉,如沐春風。因此每夜入睡前都要讀它幾頁,《豆沙包的想念》成了助眠的良方,陪伴我度過了那一段艱難的日子。王基倫在〈自序〉中直陳對散文的喜愛:「我始終堅信,世間需要有一種文體能說出真心話,保留真誠的敘述,不必炫奇,不必造假,就讓讀者沉靜在溫馨溫暖的感情世界中。那就是散文!」無疑,《豆沙包的想念》成功達到了他的理想境界!
二、文字清麗
王基倫還說:「散文不以賣弄技巧取勝,而是以平實的筆觸寫出人生百態」。這個理想反映在他的文字風格上,就是詞語清麗,平易近人,並能引發優美之情。能達到這樣的境界,談何容易?作家必須能將文言、白話、口語和書面語都駕馭得當,並能進一步融合轉化,塑造出新詞新句。
清麗是王基倫的散文風格,這類例子可信手拈來,比比皆是。〈奇妙的火車〉描寫女兒容容某日練琴的情形,作者寫到:
正當我這個「外行人」不吝
讚美時,比較「內行」的哥
哥抗議了:「哪有?妹妹彈
的速度比節拍器快二秒!」
哥哥兩年前上過這個班,彈
過相同曲調。
「真的嗎?那為什麼結束的
很完美呢?」
這時候小容容說話了:「因
為我後面少彈一個音。這首
曲子速度太快了嘛!」
「哦?原來少載一個客人
呀?」(頁129)
然後這位父親慈愛地總結這個事件:
今天她的火車開得這麼快,
當她發覺快跟不上時,就自
動少彈一個音,無意間造成
「障耳法」,竟然把我唬住
了。我心裡在想:彈琴不一
定要「錙銖必較」嘛!有時
錯過一點點也沒關係,只要
演奏者彈得很快樂,欣賞者
覺得很悅耳,那就好了!
(頁129)
文中「外行」對比「內行」,「少載一個客人」暗喻少彈一個音符,「障耳法」仿擬自「障眼法」形容小容容解決彈得不夠快的巧妙辦法,「錙銖必較」借用文字寫作法暗喻音樂演奏法。作者靈活運用了多種修辭技巧,對比、仿擬、暗喻,活潑生動地把女兒練琴的小插曲描寫出來,詞句平易自然,而父愛的靈動風趣顯露無遺。
〈籤王〉敘述作者在臺北教育大學任教時的往事。作者初來乍到這所學校,學生不熟悉而不願選作者的課,被迫選他課的就是中了下下籤,故稱作者為「籤王」。經過一兩年,作者「勤教嚴管」而聲譽大作,仍為籤王,但為上上籤的籤王!籤王一日去上課,驚訝發現學生捧來一個十二吋大蛋糕,要為他慶生,因此:
課也甭上了。我只好帶著這十二位金釵,到操場邊唱歌、吃蛋糕、聊聊天。那天他們「零負擔」,沒有功課;而我有很多功課,必須在兩小時內認識她們。我想她們終於見識到老師也有不及格的時候了。
籤王老師引用《紅樓夢》「十二位金釵」稱呼這十二位女學生,是一風趣的美稱;以時尚的廣告詞「零負擔」諧趣地說明因慶生活動學生不會有功課;「沒有功課」與「有很多功課」新鮮巧智地對比了學生和老師的狀態;最終以「不及格」倒置在老師身上,凸顯了老師不熟悉學生個人狀態的赧羞困窘。這段文字,短短96個字,卻將慶生的溫馨場面,以常見的語詞做了趣味橫生的陳述。
書中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還待有心的讀者去細細品味。
三、語調幽默
……沒錯,是幾可亂真的白
頭髮,就這麼一根,白色中
帶有金色的耀眼光芒,漂亮
得讓人難以接受。順手就想
「為民除害」,沒料到兒子
大聲喊停:「別拔,別拔,
那是智慧毛!」(頁118)
作者不願意接受象徵老人智慧的冠冕,因而乍見年紀尚輕的兒子竟也頭生華?●,立刻起心動念要幫他剷除。「金色的耀眼光芒」、「漂亮」與對白髮的嫌惡相對立,所以是「難以接受」;「為民除害」引用成語誇張地形容拔除白髮的行為和動機;兒子急迫而非責難式的宣稱「智慧毛」反襯父親的「錯誤」觀點,恢復白髮乃智慧之冠冕的身分。遭到婉拒的父親,接受兒子的提醒,回歸「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歲月靜好。這段文字利用文義對立、誇張和反襯,幽默地展現父子一段對話和情感的交流,行文溫潤風趣,描繪出一幅賞心悅目的父子肖像。
〈牛糞與鮮花〉中作者以「牛糞」、「糞土」、「大而無當的體型」拿來比喻「其貌不揚」的追求者,又以牛糞的「好用途」、「飽含養料」比喻追求者的才氣,對比世間美貌如「鮮花」的可人兒,是否可以接受鮮花配牛糞的巧姻緣呢?一語雙關、互為指涉,幽默有加而不失鄙俗,讀來令人不禁捧腹,其樂無比。
幽默大師林語堂《論幽默》曾說:「幽默是溫厚的」,而且是「……有相當的人生觀,參透道理,說話近情的人,才會寫出幽默作品。」《豆沙包的想念》的作者,就是這樣一位不可多得的幽默散文家。
王基倫是個學養深厚的學者,能一手寫學術論文,一手寫現代散文,《豆沙包的想念》還有許多精彩絕倫的篇章,如〈掌上明珠〉、〈白文鳥結婚了〉等,篇篇都令人讀之愛不釋手。衷心期盼他再接再厲,惠人以更多的溫馨感人,清麗幽默的作品宴饗讀者!
——《國文天地》第37卷第3期,總號435期,頁118-121,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