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加嚴空品發布標準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環境部三十日修正發布空氣品質標準,除加嚴空氣品質目標,並賦予提早預警機制,其中PM二點五之細懸浮微粒年平均值標準由十五微克∕立方公尺(μg/m3)加嚴至十二微克∕立方公尺,朝向亞洲地區最嚴格的標準,但環保團體仍表示不滿意。

環境部召集各地方政府環保單位舉辦一一三年度秋冬季節空品不良應變啟動會議,提出建置區域聯防、落實精準應變及強化受體防護等作法,精進應變與民眾健康防護。

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未來空氣品質指標將改為依小時濃度值為標準,在當空氣品質不良時,會提早讓民眾知道,對小朋友、敏感族群的防護更完整,環境部APP也會即時提供推播,未來預警的頻率可能會更多、更針對地區,這是對國人的保護更加強。

環境部指出,新制將自明年起實施,而空氣品質是需要區域聯防,當某地空氣品質不良時,會要求上風處縣市合作配合空氣品質應變;另針對粒狀物、臭氧採行不同應變方式;最重要是民眾防護通知也將會提早二至四小時。

環境部大氣司長張順欽對空氣品質加嚴的部分提出說明,他指出,以PM二點五為例,本次修正年平均值由十五加嚴為十二,日均值由三十五加嚴為三十,以二0三0年達標為目標;並以世界衛生組織最終目標年均值五及日均值十五為目標。

張順欽指出,空氣品質標準修正後,將帶動空汙防制區管理措施的強化,並連動空汙費費率調整增加汙染管制的經濟誘因,例如二級防制區若遭降為三級,空汙費率將增加一點二倍,排放源也必須採用更高的減量技術改善與相應管制措施。

不過,環保團體回應,美國在二0一二年就已將空氣品質標準加嚴到十二微克∕立方公尺,在拜登執政後更加嚴到九微克∕立方公尺,環境部卻以美國十餘年前的標準而訂出的十二微克∕立方公尺,在環保上仍然非常落後。

張順欽說明指出,台灣的人口密度及車輛密度是全球各國中名列前茅,環境負荷遠高於其他國家,此為我國PM二點五年平均標準無法立刻比照美國訂定九微克∕立方公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未來淨零生活的推動將是改變契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