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產業升級 台南區農改場引領國內糧食自給新未來

台南農改場推出落花生品種台南十九號、二十號。(台南農改場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近年來在落花生、玉米、高粱、胡麻等雜糧作物創新品種,以及國產黑豆加工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展現該場在提升糧食自給率和推動產業升級上的成果,引領國內糧食自給新未來。

台南區農改場場長羅正宗表示,應對極端氣候的挑戰,該場經多年研究推出多項優良品種。釀酒高粱「台南七號」與「台南八號」具有極強的耐旱性,生育期可無需灌溉與噴藥,且出酒率高,酒質佳,推廣面積已達二千四百公頃,並與金門酒廠簽訂契作,為農友提供了高效益作物選擇。

硬質玉米新品種「台南三十一號」和「台南三十二號」具備抗旱、節水及抗葉斑病等特性,能與釀酒高粱、大蒜進行輪作,成為水稻之外的另一作物選擇。

而落花生方面,「台南九號」和「台南十四號」自推出以來即為市場主流品種,近年再推出蒸煮後仍能保持紅色外觀的「台南十九號」,以及國內第一個具高油酸特性的「台南二十號」,為國產花生的多元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胡麻「台南二號」為國內第一個具低落粒特性品種,配合機械化採收,成功降低生產成本百分之四十一,提高淨收益達百分之一百四十二,此品種的推廣將大幅提升國產胡麻的產業效益,進一步促進雜糧產業的現代化發展。

為響應國內外市場需求,台南農改場致力於黑豆加工技術的創新,推出了「黑豆機能性成分製備技術」,利用生物性水解技術提升黑豆加工產品之機能成分,可應用於銀髮族機能性保健素材,也能提供運動族群更便利的植物性胜肽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