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失智症 有可逆性 不侷限於老年人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隨著人口高齡化,與認知功能相關的健康議題成為關注焦點。醫師指出,許多人常將「認知障礙」與「失智症」劃上等號,實際上認知障礙症範疇遠遠不止於失智症,它是一系列影響思維、記憶、學習及判斷的病症,這些症狀可以源於多種不同原因,並不侷限於老年人。

一名近80歲王姓退休教師原本生活充實,這2年隨記性衰退變得不愛出門,罹患輕微憂鬱症,但在家人用心陪伴加上孫女出生帶來新動力,症狀竟好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表示,失智症是認知障礙的其中一類,通常發生在較高齡的群體中,並逐漸損傷患者的記憶力、語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然而,認知障礙並不等於失智症。認知障礙的表現形式多樣,許多非失智症患者可能也會面臨不同程度的認知挑戰。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營養不良、藥物副作用、中風或頭部外傷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許多導致認知障礙的病症是可治療的,因此及早診斷和妥善治療至關重要。患者如果能在初期發現認知功能減退的跡象,通過適當的醫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將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甚至逆轉某些症狀的進展。

劉建良說,及早診斷認知障礙,尤其是在疾病初期,能夠讓患者有更多的時間接受適當的治療。某些可逆性認知障礙症,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維生素B12缺乏、憂鬱症、水腦症、藥物副作用等,通過適當的介入治療能夠顯著改善。

另,提高認知障礙認知的社會責任,除了醫療機構的支持外,社會大眾對認知障礙的認識和接納也至關重要。劉建良指出,家庭、工作場所及社區應共同合作,創造一個友善環境,幫助認知障礙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尊嚴與獨立,早期支持和介入更顯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