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過生活 學童踏查大銃街

文元國小學童拿出寫字的夾板測量大銃街寬度。(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北區區公所十八日上午在文元宮發表社造計畫成果「入城過生活」教案,邀請文元國小師生沿著古代草地郎「晶晶」從小北門走進大銃街到德安橋下擺攤販售的「負販行旅」,小學生們學習以前用「畫」記帳的蘇州碼子,並在大銃街學習測官道寬度,好讓自己的牛車可以通行,寓教於樂。

北區區長潘寶淑表示,公所於一一0年起和國立清華大學攜手,已在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以及開基玉皇宮開發「興大道濟世民」及「Oh My God我的老「天」!」兩本教案。

北區入城過生活教案,參加的貴賓和文元國小師生合影。(記者陳俊文攝)

此次「入城過生活」是第三本。素材來自去年辦理「古蹟就是教室─教師培力營」參加的胡融昀、鄭千玉等七位老師所提出的「入城過生活」教案,昨天活動也是迎接明年府城建城三百年的社造成果。

「入城過生活」教案適合國小高年級學生參與學習,昨天由胡融昀老師帶領文元國小兩班五十三位學生參與實際體驗。主辦單位邀請元和宮「博士」主委王炳元講解蘇州碼子與眾不同用「畫」的記帳方式。接著六十位師生實際走在現稱自強街的大銃古街官道上,一邊走、一邊看、一邊學習。

文元國小學童用步划測量舊時大銃官道的寬度。(記者陳俊文攝)

昨天假設的情境是一位住在城外永康「三崁店」的草地郎「晶晶」,在過年送神的前一天,肩挑自己種的農產品,從六甲頂村落要走進小北門販售,他在早晨五點至七點的卯時走進大銃街,加緊腳步才能在路頭的德安橋下占個好位置賣東西,一直至午後賣完東西,再到鴨母寮市場吃了一碗雜菜麵,並到縣城隍廟拜拜祈福,下午三至五時的申時必需離開小北門,申時三刻小北門放大銃(砲),晚上五點的酉時,關閉城門後就無法回家了。

潘寶淑表示,一0八新課綱要學生走出戶外,尤其要多體驗宗教、文化場域。老台南人古話:走到六甲頂,腳冷手也冷;進來大銃街,手燒心也燒。都在形容早期庶民生活的艱苦,像草地郎「晶晶」這樣每天來回府城賣農產品、以物易物,來回走數十公里往返只為三餐溫飽,等於教育學童珍惜當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