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
迎接新生命是快樂的,但不少媽媽卻在產後面臨荷爾蒙、家庭關係改變,而發生產後憂鬱症。連5寶媽的心理衛生專家都曾親身經歷孕後半夜落淚,她倡議孕婦健檢納心情指數,提早覺察避免憾事。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10舉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以「性別-不憂鬱」為主題,探討不同族群面對心理健康的不同挑戰,點出各族群在診斷及治療照顧層面上不同的需求與困難,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多元族群的心理健康需求。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以自身經驗分享產後憂鬱,身為5寶媽的她表示,從未想過生完第4胎,會因別人無心的一句話,半夜突然落寞,不知不覺就哭了,「大概是傳統家庭對孩子性別有期待」,幸好丈夫體諒,再加上重返職場找回自我價值,心情才恢復平靜。
時間過了32年,呂淑貞因為走過這段路,開始重視孕產期心理健康,她說,孕產期衛教仍較重視生理,產前健康檢查不一定會檢查到心情指數,不會特別關注孕媽咪是否準備好迎接新生命。因此,她呼籲政府加強孕產期婦女心理覺察,與求助資源導入,建議心情評分表可放入媽媽手冊。
呂淑貞表示,孕產婦不只要注重健康營養及時刻保持好心情,保持運動習慣、睡眠充足也非常重要。
此外,在產期前後對於親子教養需要持續學習,伴侶與家人之間需要良性溝通與互動,並彼此相互理解。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吳佳儀強調,在孕期憂鬱症而引發的社會新聞及自殺事件是不可忽視的議題。
這次研討會的澳洲學者馬爾希也分享到荷爾蒙會在性別、懷孕,對憂鬱症有一定影響力、有不同面貌,期望台灣對於憂鬱症樣態持續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