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響應「世界兒童人權日」,兒福聯盟18日公布《2024年兒童福祉調查報告》結果,發現台灣學童主觀生活滿意度平均僅為68分,較2023年下降了5.5分,與《學齡兒童健康行為調查》世界平均75分相差7分,意味著下一代正面臨著越來越不快樂的危機。
根據兒盟的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台灣學童中,主觀生活滿意度達到60分以上的比例僅有69.5%,比2023年下降了9.6個百分比,顯示台灣學童的幸福感正逐步流失,下降情況不可輕忽。
調查發現,有37.4%的台灣兒少認為「世界少了我也沒有關係」,不僅較2023年高出9%,為近3年新高,也顯示心理疏離感愈發成為了普遍性的問題。尤其在國中生中,這一比例高達41.7%,比國小生(33.2%)高出8.5%。另外,有13.7%兒少表示對目前的生活感到不快樂。
同時,有75.9%的台灣學童認為學校功課對自己造成壓力,相較於2023年的44.5%暴增了31.4%!其中,有78%國小生認為學校功課帶來壓力,比例較國中生(73.8%)高並呈現顯著差異。國小生感受的壓力甚至超過國中生!
調查顯示,有20.8%的兒少1天花至少6小時在遊戲上,其中更有9.4%玩遊戲超過8小時。值得注意的是,24.5%兒少認為,有陣子只想著要玩遊戲而無法去思考其他事情;而有幾乎同樣比例(24.6%)的兒少即便被多次提醒仍無法減少玩遊戲的時間。
根據美國睡眠學會建議13至18歲青少年,每天睡眠時間應在8至10小時之間,研究數據顯示,台灣兒少平均睡眠時間平日8.01小時、假日9.59小時,顯示台灣兒少平日睡眠不足,假日補眠以還睡眠債的情形。特別是國中生,平日平均睡眠時間僅為7.58小時,比國小生少了0.85小時,顯示隨著年級升高,睡眠問題更加嚴重。
兒盟呼籲,快樂長大應該是兒少專屬的權利,家長和學校應多加重視兒少的生活狀況及情緒壓力,擺脫「越睡越累」、「久坐少動」,並多和孩子聊天,提供正向鼓勵及協助,且擴增線上輔導資源,增加校園輔導資源的可近性。另將心理健康納入定期常規檢查,針對高風險兒少也應定期關懷、適時轉介及長期追蹤,以便隨時掌握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