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頭頸癌病患若接受放射治療(俗稱電療),一旦產生嚴重放射性皮膚炎、嚴重口腔黏膜炎,往往連吃東西都有困難,病患家屬照顧上備感艱辛。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團隊運用「全流程多職類共同照護」、「自動即時警示資訊系統」等多項智慧醫療策略,頭頸癌嚴重口腔黏膜炎的發生比率下降到5.5%,嚴重放射皮膚炎比率為3.3%,遠低於其他大醫院動輒10%、20%、30%以上數據。
放射腫瘤科主任洪世凱指出,透過智慧醫療、AI等系統性解決方案,有機會讓病患、醫護所遭遇的問題迎刃而解,並擁有更好的醫療、工作品質。
以頭頸癌治療為例,病患在接受治療前,護理師就會開始衛教,請病患先做好一些準備,療程開始後,醫療團隊每天為病患進行生理監測,每週也會有營養、體重監控與治療副作用評估。
洪世凱說,癌症病患若白血球指數過低,便無法接受放療,當資訊無法即時監控、整合、流通,可能就會對病患產生重大危害。為了解決這些難題,洪世凱與該院團隊自行研發「全流程資訊化系統」,並建構智慧放療平台,希望讓所有醫療、行政流程誤差降到最低,醫護工作更省力。
洪世凱解釋,以放射治療劑量為例,若出現1%誤差,相當於病患多照1萬張胸部X光,輻射暴露風險大增,這代表除了硬體,軟體與流程的監控、整合程度,也都是關鍵環節。
他說,目前這套「智慧放療平台」已申請3項國家專利,並已發表上百篇相關研究論文,更進行商業技術轉移,獲得5項國家級認證與許多獎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