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餘生彈琴

解昆樺習練古琴

■解昆樺

前年至廣播電台受訪,主持人在專訪後半問我之後有何規劃?我不假思索回答:「想學古琴。」他有些訝異:「就是那個聲音很細微的古琴嗎?」我說:「對,準備進入人生下半場,我想為自己餘生賦予這樣蒼勁悠遠的聲音。」

受訪彼時,我戮力埋首多年的《繆斯胎骨:臺灣現代詩手稿學》已積累四十多萬字,眼看就將完稿。寫作過程中我深入臺灣現代詩史逾百年的時光,細讀經典詩人在詩作走向手寫定稿歷程中,那篇篇如胎骨孕生的手稿。同為寫詩人,前行詩人手稿中歧出發展、刪劃遮蔽、圈勾調動之字跡,都啟發著我對詩藝誕生的可能想像。

然而,當我扶著眼鏡,埋首於詩人手稿費神為觀,在一方桌案容納的臺灣現代詩史之外,我人生私史仍同時前進,次子誕生、父親離世種種生死大事與我遭逢;而自身創作領域中又叉出影音紀錄片的創作,聲光多媒體語言的延伸異位,與我既有文字書寫間的關係,連帶面臨盤整辯證。當時人生,也彷彿另一張正艱難誕生著詩的隻字片語,又茫茫不知下一段字跡何方的詩草稿。

在那如此如密林交縱錯雜的當時,我該焦躁吧?

但我任時間走,事事如生花,隨緣終結,自知心境有別來時青春。在埋首研究疏理詩人錯雜手稿時,不能不有所感概——目前人生也是如此掙扎。對生命中無可迴避的生與死及揣摩,就是我的四十不惑。我如此隨緣自處,或許也是因為我原本寫詩之道,時常也是在等候身體自然給我語言始然——我之寫詩,與其說是在紙上琢磨,更像是傾耳細聽著自身,當身體內在響起有意義韻致話語時,即聽聞默寫而下。

此生 我又行至密林叢生之中
為何在此?是最被無疑的提問
這次指點迷津的觀音
是對身體傾聽 觀音

身體默默響起了古琴之聲,漸漸為我所覺察。人生四十,也竟有了餘生形神寄寓古琴七弦之思。現在想想,古琴之音當時在身體響起的緣分,也或許是因為在編導拍攝《生態唐詩》、《一週一紅樓,周遊紅樓夢》時,徵得黃鴻文老師授權,使用其「梅花引」、「瀟湘水雲」之演奏,剪輯時仔細對應講稿與琴音間之相和相應,如此在我心神中深深互文,秘響旁通。《繆斯胎骨》付梓後,我清理書桌,一側仍是用以筆電打字創作,對側則恭敬擺上七弦古琴。朝習琴,晚撫琴。有時對譜琢磨,精進琴藝;有時不求有功,只為溫習那份指尖琴聲;有時耳聽自己指尖琴音存有雜緒,便知覺自己分神,之後或振作凝神觀音,或仍心魔,遂捨琴。如此反覆,不免感覺餘生無賸志業,不過一曲蒼茫。事實上,回首前塵,也時時覺得自己寫下的文字,不過雲煙。

年少時學薩克斯風,總有些躁進速成,或許是因為西洋華語流行音樂那浪漫激情音樂的情感催促。然而,古琴七弦,其天生琴性,並非在此。古琴主要以散音、按音、泛音,交織曠遠、縹緲、空靈的音色;在七弦十三徽位間,建立奏琴者情志的表達與託付。聽琴與彈琴,並不相同,聽琴者聆賞,但彈琴者則需要紮實投入時間、心力,學習視讀與西洋樂五線譜大所不同的文字譜。如此辛勤學琴,連我內心都有一塊小小角落發出聲音:既然都要步入人生下半場了,聽聽就好,為什麼要這麼累?

正因為不是聽聽就好,也因為我對人生下半場的體認,並不意謂著停頓、退卻。我仍把餘生,視為置身於詩人草稿中,那文字未完成,仍生成的狀態中。對現代主義的我來說,老化的身體,不是停頓的身體,古琴不古,因為其琴音仍激起我展開學習的新生力量。

我雖家居臺中柳川畔,但仍處城市巷弄。相對夜來街巷相繼傳來的犬吠、垃圾車廣播、對樓娛樂八點檔電視聲,古琴靜邈,彷彿不存。但我隻身一人仍掩窗閉門,習琴,自成天地。如此夕晚習琴,一旦入神習琴,也能遙想知音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就在大唐千百年後,我這高樓人不知,未見幽篁飄搖,憑任廣廈掩孤月的現代世界。

王維〈竹里館〉寫於其輞川別業,時在五十歲上下,半官半隱,長安與終南山間往來。詩歌年華,詩佛王維也有少年時,想當年二十一歲即中進士,初春任太樂丞,足見其音樂長才。但旋即風雲變色,方入秋即因伶人違反禮制,舞了皇帝宴會時才能跳的黃獅子舞,王維坐累貶官,由長安遠放濟州。青春盛衰起落,就在這二十一歲的一年間,王維不能不有心事需要調理。五十歲的王維在〈竹里館〉中,仍在幽深竹林裡獨坐,蕭蕭竹聲或許為詩佛點明一份超然的禪機,於焉王維館中奏琴、長嘯,表心志,達天聽,或許又是一個解脫的可能。

唐代王維猶有知音於有宋一代,蘇東坡〈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即有一中國詩學史與文藝史的經典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想來王維少年雲霄登科,不到一載,仕途卻旋即斗墜,同樣遭遇烏臺詩案的蘇東坡必然對王維別有心會,惺惺相惜。一份感同身受,讓蘇東坡更能讀透王維詩畫中的心事以及美學。王維不止詩畫,更是琴史中一代琴人。蘇東坡因父親蘇洵影響亦習古琴,甚至大膽將父親珍藏唐代昂貴的雷琴拆開研究,因此蘇東坡亦細細追蹤依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而譜就的經典琴曲〈陽關三疊〉。

古琴一曲琴音雖渺渺,卻彌之久遠,聯綴起王維、蘇東坡以致於我;使我習練古琴時,彷彿與他們在進行跨時代的蘭亭宴集。當然,比起詩人琴事,奏琴之琴聲更讓我從讀看詩詞文字層次,而更得聲響的韻致,以及聲情綿延。

例如《抒懷操》古譜中錄有古琴曲《長相思》,讀譜同時,細看其詞,正是五代馮延巳〈長相思〉。馮延巳〈長相思〉首段為:「紅滿枝,綠滿枝,宿雨懨懨睡起遲,閑庭花影移。」琴譜以散音勾第五弦起音,演繹「紅滿枝」的「紅」。散音易彈,聲音自然亮、滿,起初以為琴歌琴意,當是紅綠春意生生盎然,一如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花滋。」但琴聲走至「宿雨懨懨」,右手雖一樣勾五弦,但左手無名指揉吟,音聲已闇淡,琴聲意頹唐。懨字緩倦之感,纏綿我指尖。

終而走琴至「閑庭花影移」,彈琴的我身體不覺於琴詞外自語:「疑是玉人來……」一夜宿雨聽雨懨懨入眠,我為琴詞中人的期盼,綿延了言語——隔夜雨曉來依舊零落,或許庭間花影移動,也可以不因為雨水滴點、日光遷移,而是因為企盼的那人,踏庭徑依約已返。但我也自知我於琴詞之外,自己這份言語綿延,還是為佳人存有懷疑,又不免為其想像落空後的傷感,而感傷。如此琴事,亦情事。

我習琴,更試圖讓自我琴音,能得古琴原曲稟性之聲,這份對聲情相契的想望,也讓我頗為喜好古琴曲〈仙翁操〉那於不同徽位與弦組合間,所發出彼此隱然應合同度音的練習。

或有謂古琴形製與天地宇宙皆有隱喻,古琴之泛音、散音、按音,則各指天、地、人。對我而言,彈琴是以樂器代替有限的身體,而為詠歌。在古琴天地人之音色隱喻,以及我對古琴風格追求中,彈琴也讓有限的身體,知瞭身體之有限,不只在身軀器官、發聲音量音高的限制,更在於對世界的感知感懷存在有限。古琴彈盡天地人,奏琴者對琴音的揣摩與想像,引導奏琴者對世界不同萬物的關懷,尋求各方山水間,人我彼此間能協律於美善之聲的可能。

在古琴泛音、散音、按音的天地人指涉中,以及我對差異事物間尋求共鳴可能之想望,讓我更想起道家莊子〈齊物論〉中天籟、地籟與人籟之聲。人籟即樂器,地籟為自然地理之孔竅,天籟則是風。

天籟原本就是本來無聲的風,吹過地籟而成天地聲響,地籟得風成鳴,又各隨自身地理特性,成就不同風格的樂聲。無聲的風,成就了無盡的風格。因此天籟無聲,卻非至寂,而是有緣發生,游動於地籟自然,以及人籟紅塵。琴弦、指尖、心意亦要具足有緣,方能成妙音,不也是另一天籟?

古琴之思在我腦海成風,天地人周遊將近半百,如今彈琴的我可還有由齊物論而逍遙遊的可能?

七弦古琴瀟灑天地人,我且以一床古琴大夢,歌詩不是殘稿的餘生,品賞是清歡。

解昆樺《寵你的靈魂》詩集照

 

解昆樺簡介

現為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發展組長,長年投入各文類創作與影音導演錄製。

創作曾獲第64屆中國文藝獎章文學類獎章;現代詩曾獲文建會臺灣文學獎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高雄鳳邑文學獎等;小說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散文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球華文星雲獎、臺北文學獎等;電影劇本曾獲磺溪文學獎;導演電影曾獲彰化縣政府微電影徵選獎。另導演拍攝「臺中榮總40週年醫師節醫學人文」、「戀戀溪尾」、「臺灣選舉史」等紀錄片。

著有詩集《寵你的靈魂》(聯經)、長篇小說《螯角頭》(時報)、評論專著《臺灣現代詩典律與知識地層的推移》、《轉譯現代性》、《青春構詩》等。

研究專著《繆斯與酒神的饗宴:戰後臺灣現代詩劇文本的複合與延異》獲科技部人社中心「出版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獎助,《繆斯胎骨:臺灣現代詩手稿學》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亦曾獲臺綜大系統「年輕學者創新研發成果」獎勵等。

主編有《電掣雷轟動地來——臺灣日治鐵道古典詩精選輯注賞析》、《流動與對焦:東亞圖像與影像論》、《你也可以數位人文:數位策展x多媒體應用x創新教學》等。

與《寵你的靈魂》合影

 

如此城東

■解昆樺

新月在樓間下錨,遠方
聽說有海
近秋時節,如此城東。荒涼的人子
負手在寧靜的燈花中
碎石在濤聲裡滾動
心事打水灣悠悠如自由的單車
防波堤風勢正強,明滅
心中那盞燭火
外海外,樓外樓,海鷗逸如
昨日案前新折的紙鳶
藍繡小盒裡,我也曾珍藏童年逝去的
種種幻象。潮騷似襲 比鬱藍的哀傷
還準確
瀰漫這你也應該到達的城東

這時打開手機,錮禁城中車陣內的你
將會聽海風如何鼓盪
如一支歡歌 長趨城中巷弄
這時如果你轉彎
就能撞見海圖
大敞
如惠斯勒迷濛的畫作
你會為什麼主題而走來
任城東的光影
赦免你失去情節的肉身

靈魂覺得醒的時候
你正拋棄
自己的迷宮
我正美麗成追逐海的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