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28歲的王小姐是忙碌上班族,某次朋友聚餐後隔天她開始出現發高燒、肌肉痠痛與全身無力的症狀,工作繁忙無法請假的王小姐雖然戴上口罩勤洗手,流感病毒還是在公司的密閉空間內快速傳播,那幾個禮拜辦公室有好幾個同事也都淪陷成了流感患者,讓王小姐再也不敢輕忽流感的傳染力。
H1N1仍為主流,重症風險不容忽視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東區指揮官暨門諾醫院感染科主任繆偉傑指出,年底通常是上班族一年中工作最忙碌的時候,加班熬夜讓免疫力低下,聖誕節或跨年尾牙等頻繁聚餐也導致群聚感染的風險增加,若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遇到低溫及寒流特報,疫情將可能升溫成流感高峰。
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2024年第41週至第44週流感病毒分離數據顯示,高達94%的流感案例是H1N1型A型流感,H3N2型A型流感、B型流感各佔2.9% 。繆偉傑主任表示,雖然流感疫苗可預防H1N1病毒型別的感染並降低重症比例,但仍有因流感死亡的案例出現,尤其是年長者或有慢性病的患者,需留意嚴重的流感併發症風險。
「未來若出現變種病毒,可能使重症機率更高,或對現有藥物產生抗藥性,使防疫更加困難。」因此繆偉傑主任強調,儘管A型流感容易好發於秋冬,但觀察近年的流感高峰現象已不分淡旺季,故流感的防疫策略應朝全年化方向來制定。
新型口服藥物,成為應對流感新解方
繆偉傑主任說,接種流感疫苗仍是目前較為建議的防疫方式,雖然流感疫苗無法完全阻止感染,但能顯著降低重症風險,不僅保護個人健康,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搭配勤洗手與正確佩戴口罩等衛生習慣,是最簡單且有效的防護措施。
另外針對流感的治療策略,現今抗流感病毒藥物已相當成熟並有多元選擇,建議患者盡早在感染48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可有效縮短症狀期,降低重症風險 。傳統的抗流感藥物主要分為口服、吸入型和注射型,近年來也有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問世。傳統的口服藥物需一天服用兩次,連續五天方可完成療程;吸入式藥物也需連續使用五天,但對吸入方式不熟練的患者可能影響劑量的準確性 ;注射型藥物只需施打一劑即可完成治療,但較常用於急診、無法自行服藥的患者;新型口服藥物,只需單次服用便能達到與傳統口服藥物五天療程的效果,且副作用如腸胃不適的發生率更低。
繆偉傑主任說:「疾管署提供的公費口服傳統用藥,僅於特定時段開放,若無法取得公費用藥,選擇新型口服藥物更具便利性與效果。」目前此種治療已核准五歲以上患者使用,相當友善容易忘記吃藥與吞嚥困難的族群,對於忙碌上班族與長照機構尤其便利 。除能緩解流感特有的高燒、肌肉痠痛、極度倦怠等症狀,阻斷病毒複製有效避免傳染之外,若因近距離接觸流感感染者,擔心被傳染,亦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採用預防性投藥,避免被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