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恐慌症發作 怕染疫不斷洗手

台中市大里仁愛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怡菁提醒民眾正確洗手方式。
(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大里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武漢肺炎)肆虐,口罩、酒精等物品管控購買,引起民眾焦慮恐慌,一名六旬婦人過去有焦慮及強迫症病史,最近看了太多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訊息後,幻想自己得了武漢肺炎,認為手上不乾淨有病毒,不斷地洗手,並要求家人遠離她,最後由家人陪同到台中市大里仁愛醫院身心內科就醫。
 大里仁愛醫院身心內科主任官達人表示,恐慌、焦慮症是對沒有事實根據,及無明確對象與具體內容的事物提心吊膽、恐懼不安、心跳加速,經常處於驚弓之鳥的心情,除了心理狀態受影響,還有生理表現,如全身肌肉緊張、神經症狀表現、過度換氣等。
 官達人提醒民眾,如感覺自己或家人有不安、憂鬱、過度焦慮、失眠、病態性的不斷清潔手部等症狀,應即時就醫,讓專科醫師提供醫療協助。
 官達人表示,有焦慮、恐慌症的症狀時,不要緊張害怕,透過專科醫師指導下,進行藥物及心理治療,藉由藥物治療即時改善症狀的不適及生活、人際互動的困擾。但藥物控制病情是短期性的,長期而言,保持心理的穩定、減少接觸引發焦慮、恐慌的事物,多與家人、朋友交流溝通,排解不良的情緒,面對疫情時也不要過度恐慌。
 仁愛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怡菁提醒民眾,面對流行性感冒及新型冠狀病毒,加強個人手部衛生勤洗手、不碰眼鼻口,並減少出入群眾聚集的場所是不二法門。
 黃醫師並提醒民眾在吃東西前、照護小孩前、看病前後、擤鼻涕後、上廁所後,都是需要洗手的時機。清洗時需落實「內、外、夾、弓、大、立、腕」的口訣,確實搓洗手掌、手背、指縫、指尖、大拇指及虎口、手腕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