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拿碗、拿杯子手會抖,愈想要好好夾食物,結果手抖得更厲害,其實正是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原發性顫抖症」的主要症狀,台大與美國跨國團隊找出全球第一個顫抖症的致病機轉,為治療方式開啟新頁。
台大醫學院助理教授兼任醫師潘明楷表示,原發性顫抖症是以活動中的手抖、頭抖或聲音抖等顫抖症狀來表現。在成年人中,有超過4%的人有此一疾病,在老年人口中更占了近20%。
臨床治療上,目前顫抖症的藥物治療不佳,比較有效的治療必須以手術破壞大腦深處的細胞,或在腦部埋入電刺激器來治療。但即使手術治療一開始有效佳的療效,在數年之後療效也會慢慢減弱。
在科技部對跨國、跨領域整合性研究支持下,潘明楷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郭昇翰醫師成立台美跨國合作團隊,找出第一個顫抖症的致病機轉。
潘明楷指出,研究團隊結合哥大的完整腦庫、病理專長,及台大活體動物研究及先進光電技術,開發出動物模式及小腦腦波新技術,在顫抖症病患上確認小腦共振異常。
最後發現顫抖症病患的小腦細胞,其中控制神經連結的蛋白會減少,導致小腦神經纖維的過度增生,使得小腦細胞產生過強的連結,造成小腦神經的過度共振,進而產生顫抖症狀。
這項研究成果,今年初發表在國際頂尖轉譯醫學期刊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除上述機轉,小腦神經的共振異常更可成為檢測原發性顫抖症的第一個生物標記,幫助顫抖症的臨床診斷及藥物開發。潘明楷表示,目前與美國及日本等數個國際藥廠有合作,正進行顫抖症的藥物開發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