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河樂廣場前身為台南運河盲段,船影處處;後改為中國城,一度是台南指標商圈,風光後沒落,甚至成為藏污納垢之處。如今改為「河樂廣場」,都發局除以藝術方式,展現當地的前世今生;更發起「河樂廣場的一百個青春記憶×享受河樂廣場的一百種方法」網路徵件活動,希望讓河樂廣場成為在台南生活的重要記憶。
斥資一億四千萬元打造的親水廣場,昨天都發局邀請舞團以優美舞姿展現水上舞蹈,賦予使用的無限可能性。建築師韋尼.馬斯昨日也向貴賓現場導覽,運用中國城舊建築地下室地形,闢建純白、沈靜又浪漫神秘的潟湖,保留中國城牌樓與骨架,以此訴說台南城市發展痕跡。
傳承又創新,除植栽外,馬斯規劃天然雨水再使用、露天水域調解溫度、風流動讓城市降溫;拆除的建築砂石回填,抑制地下水浮力兼具展示功能。都發局表示,以藝術創作方式,將回填區展示框架延伸至牆上,以2D彩繪、3D立體展示架錯落配置圖及立體模型、文物等,將「時光如河」的河樂廣場,自台江內海、運河碼頭、中國城的興衰至今河樂廣場的重生過程娓娓道來,搭配古地圖、老照片、中國城拆除的文物及河樂模型等,讓所有人更了解廣場的歷史脈絡及文化內涵。
都發局也發起民眾在當地的一百個青春回憶與如何享受的一百種方法,歡迎民眾分享曾在中國城度過的青春故事和老照片,及最有創意河樂廣場各種拍法和玩法,讓當地成為傳承數代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