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總經費逾十億元的「竹溪流域整治計畫」接近完工,「臭水溝」變成涓涓清流。市府水利局表示,目前除少部分區域尚在做最後收尾修飾外,大部分都已開放民眾使用,整治後的竹溪不但生態豐富,也成了台南紅不讓的打卡景點。
竹溪原本是舊台南市區唯一自然河川,因二側密植竹子而得名,過去竹溪可以捉魚捉蝦,但隨著都市發展,生活污水排入竹溪,變成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排水溝。
為重現竹溪美名,市政府爭取「前瞻計畫─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城鎮之心工程計畫」等補助款,整合營建署、水利署、環保署、市府水利局、工務局、都發局、體育處等單位,執行「竹溪流域整治計畫」。
水利局表示,在治水方面拓寬通洪斷面、增加透水性鋪面約七萬平方公尺延緩洪峰時間;淨水方面則是水質由中、重度污染改善為輕度污染;另親水部分則是打開河廊,讓民眾可輕易接近河岸。
水利局說,竹溪的翻轉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在於還地於河,就像月見湖原是一寬度二十二公尺的混凝土臭水溝,目前已打開至湖域寬度達八十公尺寬,成為兼具景觀及滯洪功能的生態湖。另竹溪河道兩岸增加植栽,讓民眾可於四季皆來此欣賞色彩變化、花開滿樹的場景,且湖域的景致更有層次。
目前整治整體工程已接近完工,大部分區域都已開放民眾使用,水利局還發現整治後的竹溪不但成為火紅的拍照打卡景點,還可見鷺鷥、紅冠水雞等,逐漸恢復昔日生態。而且周邊還有「竹溪寺」、「五妃廟」、「慶中街商圈」、「大林國宅商圈」、「水交社文化園區」,以竹溪為中心的軸帶,將完整結合台南市南區、中西區文史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