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膝後腫痛 貝克氏囊腫作祟

貝克氏囊腫的治療安排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進行囊腫內積液抽吸。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王女士熱愛登山,喜歡與大自然深層次的接觸,每逢假日常與三五好友爬遍國內大小山。然而,在最近的一次登山後,感到膝關節疼痛,膝蓋後方出現一腫塊,至朴子醫院求診後,經復健科醫師羅嘉元診斷為「貝克氏囊腫(Baker’s Cyst)」。
 羅嘉元師指出,「貝克氏囊腫」又稱為膕窩囊腫。當過度使用膝蓋或膝蓋損傷導致發炎時,過多的關節液流向小腿後上方腓腸肌內側頭與半膜肌肌腱間的滑液囊,便會形成「貝克氏囊腫」。
 貝克氏囊腫常見的症狀有膝關節後方腫脹僵硬及疼痛、膝關節活動角度減少、難以蹲下或挺直膝關節、無法上下樓梯。當積液累積過多時,疼痛會更加劇烈,少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深層靜脈栓塞、周邊神經因壓迫過久而導致病變。常見產生貝克氏囊腫的原因包括退化性膝關炎、風濕性關節炎或半月板破裂。
 羅嘉元表示,貝克氏囊腫的治療方法包括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緩解發炎和腫脹所帶來的疼痛;物理治療方面可以使用儀器治療,例如紅外線、雷射及經皮電刺激緩解疼痛;安排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在超音波底下可以看到橢圓或圓形低迴音區域,進行囊腫內積液抽吸,必要時可以施行局部類固醇注射治療。如果上述方法仍然無法有效緩解,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治療。
 羅嘉元提醒,貝克氏囊腫跟膝關節發炎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要避免長時間蹲、跪、搬重物或爬階梯等增加膝關節壓力的動作。除此可以在家做股四頭肌肌力訓練,增加膝關節穩定度,避免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