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5日電
消息指出,中國大陸首個武漢肺炎病毒不活化疫苗已進入2期臨床,這是大陸第2個進入2期臨床研究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綜合陸媒報導,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共同研發的武肺病毒不活化疫苗昨天進入2期臨床試驗,距離該疫苗1期臨床開啟僅12天。
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表示,2期臨床試驗將擴大受試者年齡範圍,除了觀察安全性,還需測試疫苗有效性指標。
這是大陸第2個開啟臨床試驗的武肺疫苗,進展更快的是由中國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院士陳薇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武肺疫苗,已於12日開啟2期臨床研究。
財新網消息引述一名疫苗研發人士表示,「2期臨床試驗很關鍵,能看到注射疫苗後能否產生抗體,根據抗體情況大概判斷有效性」。
疫苗臨床研究分3階段,1期主要評價安全性;2期主要評估疫苗安全性,探索接種免疫程序;3期則主要評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由於2期試驗是接種在健康人身上,不需在疫情地區進行,病毒試驗地點選在河南省焦作武陟縣。
河南省疾防控制中心疫苗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夏勝利解釋,「愈是發病少的地區愈好」,因為沒有感染的地區避免了很多干擾因素,更容易驗證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指標。
伴隨2款疫苗進入2期臨床,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效性評估將進入關鍵環節。財新網引述疫苗研發人士指出,2期臨床通常需時6個月,隨後3期臨床則要在真實環境中觀察疫苗保護效力,提供更有說服力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