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北華
初唐沈佺期寫的〈古意〉──或稱〈獨不見〉,是當時的七律之冠,全詩如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此詩借比興反映少婦獨居,思念遠征夫婿之苦。其間第三句「九月寒砧催木葉」形容秋寒之際,搗衣石上急切的聲響,以及落葉紛下。
我讀到這句時,自己專業的科學精神不覺而來,不解為何會連著搗衣石和木葉來描敘時景,隨之作些「網研」,發現裡面或恐含藏了那時的民間手藝。下述芻蕘之見,僅引為趣談。
古代婦女於秋季開始置備冬衣,先自草植纖維中提取作料,精煉過程包括:擊打置於砧板上曬乾的大麻或葛根,外層粗糙的組織脫落後,繼梳理成草繩,接著還要從一束束粗厚的繩線中抽提細絲捲在梭軸上,才能用之於人力織布機中作成布料。中間一道又一道費時耗力的工作程序,我們現代人絕難想像。
而木葉本身可製草木灰。草木灰的化學成分是碳酸鉀(K2CO3),碳酸鉀是古代人用鹼的來源,當水滲過木灰,即可製成天然鹼。現在住在農村的村民仍以草木灰的鹼水做豆腐和鹼水粽。台灣原住民染布時亦仍用草木灰製成的鹼水,此因原住民染布的顏料皆採自大自然中的木植,其中含有鞣(tannin),鞣再加上碳酸鉀的鹼就能使染了顏色的布不褪色。
詩裡鬱結的少婦即使生活優渥,住的是薰著鬱金香的堂屋、塗飾玳瑁的房梁,然而,眼見海燕成對,耳聞砧板製衣聲,自己卻與長年出征在外的丈夫連音訊都被阻斷;秋夜漫漫,她只能愁腸百轉,獨對明月照過來的凄冷寒光。
別人用詩意的情懷讀詩,傷時葉落,我偏偏考究砧板與木葉的作用,硬要扯上「為家人製備冬衣」的氣氛,就姑且叫作「各詩入各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