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走過幽谷,否極泰來的蒸汽火車時代

 ■蘇昭旭

 回顧台灣戰後的鐵道史,真正淘汰台鐵蒸汽機車的關鍵車種,不是一九六○年起鐵路柴油化的柴油機車,而是一九七九年起鐵路電氣化的電力機車。
 剛好在一九八一年,台灣鐵路還是以中華民國為正統,以中國鐵道史為歷史主軸,民國七十年發行慶祝中國鐵路一百週年紀念車票,從當時的車票與文獻資料,看見了台灣鐵路蒸汽機車的演進史,也看見了鐵路柴油化和電氣化的歷程。
 當代「經濟學人」總編艾摩特(Bill Emmott),於二○○三年發表之作品〈從二十世紀出發的二十一世紀前瞻〉中提到,「前瞻必須從歷史出發,要看脈絡,不要光看事件」。脈絡早已有跡可循。一九七一年之後,在當時缺乏文化資產概念的決策下,蒸汽機車陸續停用,只有報廢一途。
 但是同時期的歐洲與日本鐵道,已經有保存鐵道(Heritage Railway)的觀念,蒸汽機車停用之後,靜態保存建立「鐵道博物館」,動態保存為「文化資產觀光」,這一套火車新陳代謝,保存與再利用的機制,也是我們所欠缺的觀念與視野,更是台灣鐵路蒸汽機車未來的出路。
 一九七九年七月鐵路電氣化完工,代表進步的自強號北高正式通車,成為十大建設的重大成果,全國人民為自強號連接北高舒適便捷而歡欣鼓舞。相對的,代表落後的蒸汽機車公告停駛,停放在台灣主要幾個扇形車庫等候報廢,包含高雄港、嘉義,彰化,新竹,宜蘭等機務段。這些曾經風光一時的功臣,只能在大地默默地奔馳,靜靜地消失。光輝燦爛的蒸汽火車時代,無奈地劃下了休止符。
 一九七九年台灣鐵路電氣化完工,蒸汽機車公告停駛,蒸汽機車的地位大幅度地滑落,但是暫時保存,並沒有全面停用銷毀。因為七九至八四年這五年期間,蒸汽機車還有一個「國防需求緩衝期」,害怕兩岸戰爭發生,西部幹線遭到敵軍攻擊,破壞鐵路幹線的電氣線路,造成運輸癱瘓,所以當時國防部要求台鐵維護蒸汽機車,維持可動狀態,以備戰爭之所需。
 一九八二年全台灣只剩下五十五輛蒸汽機車,這也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當時嘉義、彰化、新竹的扇形車庫,仍可見到蒸汽機車羅列,最後冒煙的黃金時光。然而,隨著兩岸情勢的改變,以及蒸汽機車的狀況不佳,報廢數目大增,一九八三年底僅存三十八輛,國防部不再要求台鐵維護蒸汽機車,一九八四年二月底,蒸汽火車正式宣告全部停用並開始移除。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八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台鐵公告全面停用蒸汽機車的日子來臨,除了送各縣市政府展覽運走的以外,蒸汽機車開始進入全面拍賣與解體的命運。一九九三年,台鐵西部幹線的鐵路線上,就只留下苗栗站兩輛,嘉義扇形車庫三輛,高雄港站兩輛,以及各縣市政府展覽的零星車輛。台鐵僅存十九部西幹線蒸汽老火車頭,其餘全部報廢。
 然而時過境遷,隨著時代的改變,鐵道旅遊的風氣日盛,各國無不以蒸汽機車牽引懷舊客車,做為觀光列車的主題,尤以鄰國日本為最。因此,蒸汽機車沉寂多年,時來運轉,一九九八年起CK101復活,台灣鐵道又聞氣笛聲響,台灣進入蒸汽機車復活的多元時代。後續包含台鐵、台糖、林鐵,都有蒸汽機車加入復駛行列。二○一七年底,台鐵的動態保存CK101與CK124兩部Tank SL,以及DT668與CT273兩部Tender SL,台灣鐵路真正進入蒸汽機車動態保存的新紀元。
 關於台南體育公園這兩部蒸汽機關車的未來,民眾有不少想像,雖然文資法有其限制,但國外不乏成例可供參考,例如日本東京東武博物館的五號蒸汽機車,即以壓縮空氣方式驅動,原地動態運行展示。市府不妨專人操作導覽,定時鳴笛噴煙,必能吸引更多遊客。
 光輝燦爛的蒸汽火車時代,終於走過幽暗,走回否極泰來的新時代。
(作者為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