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社口楊宅修繕 重現海線文風

台中市文化局長張大春勘查清水社口楊宅修復工程,期盼修復完成後結合歷史紀念、教育展示等功能,開放民眾參觀,成為海線地區文化觀光景點。(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清水報導
 台中市清水區百年古蹟「清水社口楊宅」,從清領時期開始逐步興建南棟、中棟、北棟三合院,見證海線地區文風世家的百年發展歷史。近年文化局投入七千九百五十萬元辦理修復工程,預計一一0年一月完工。文化局長張大春近日率同仁勘察工程進度,期盼清水社口楊宅修復完成後,結合歷史紀念、教育展示等功能,開放民眾參觀,成為海線地區的文化觀光景點。
 清水社口楊宅為清領時期開始興建的楊姓家族宅第。楊家以農業奠基,逐步拓展家族經商,也是當時海線地區的文風世家,共培養出十一名秀才;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官拜提督兼道台的楊金波,其所居住的中棟建築採穿斗式桁架,屋頂為燕尾翹脊型式,是當官者才能採用的屋頂形式。堂前懸有「明經進士」匾額,是光緒年間的文物,極富歷史意義和保存價值。
 日據時期,楊澄若擔任清水區長,其子楊肇嘉是推動台灣地方自治的先驅,戰後清水楊家在台灣政經界仍占有重要地位,清水社口楊宅也見證近代台灣史的演變。
 張大春表示,清水社口楊宅為傳統民居的建築群,由三座三合院並列組成,兼具清領和日據時期的建築風格。這次的修復工程邀請國寶級大木作保存技術者劉鴻林參與,在現場設置木料加工區,針對建築群中各式大、小木作進行修補工程,依照損壞情況研擬合適的修補方式,鋸除並清理蛀蝕嚴重且不堪使用的部位,再選擇合適的木料配合環氧樹脂做填補,安裝回復原位。
 隨著工程進行,修復團隊在中棟建築發現「貓洞」,是早期為了讓貓能自由進出室內外捉老鼠,而在門框旁的牆角開設十二公分乘以十七公分大小的洞口。南棟建築屋頂曲脊和垂脊的銜接處所形成的鼓狀凸起設計為水行馬背、山牆裝飾有懸魚(又稱垂魚),從建築裝飾也能看出早期房舍最怕失火,因此設計「如魚得水」的裝飾,寓意家宅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