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健保財務問題,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指出,若社會普遍同意健康是基本人權,又想維持自由就醫現況,若是做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便宜,並不合理,他認為未來健保還是要漲保費。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同時也是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11日舉辦「2030健保大限」新書發表會並舉辦論壇,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葉金川都與會。
張鴻仁表示,健保財務問題頻傳,目前各界普遍認同「健康是基本人權」,若要維持自由就醫,最後就是調漲保費;若要節約浪費,就須推動使用者付費、強制轉診,雖然健保財務仍吃緊,但僅須小幅調漲保費即可。
由於隨民眾所得提高、對醫療需求增加,以及人口老化、醫療科技進步等因素影響,醫療支出一定大於經濟成長,因此健保最初規劃時就在法令中明訂,健保每5年就要精算一次並計算平衡費率,每5年就應調漲保費,自然會有虧有盈,但社會從不同意虧損,尤其對於調漲保費的官員,幾乎都得面臨下台的命運。
健保實施25年來僅調漲過2次保費,愈來愈多年輕醫師受不了低廉的健保給付。張鴻仁認為,健保再不改革,最後恐怕走向階級化,依照經濟能力分級,讓經濟能力好的民眾付多一點、選擇更好的醫療,才可能兼顧醫病雙方權益。
對於健保的未來,他指出,還是要漲保費,若在健康是基本人權的前提下,有兩條路,一條是維持自由就醫就是調漲保費,一條是節約浪費包含強制轉診、使用付費,可併用,然後小幅調漲保費。
張鴻仁說,自己教學多年,醫學生只有一個聲音,就是都很討厭健保,到了2030年,過去對於200多元診察費不計較的人、戰後嬰兒潮醫師退休,年輕世代的醫師不得不計較,不然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便宜,並不合理。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鄭守夏則認為,醫療浪費有很大原因在於病情的不確定性,建議應趁著健保財務危機,同時推動制度面改革,除了約束醫療供給者,也必須要求民眾多負一些責任,不然恐怕難撐過下一個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