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粽子是傳統節日端午節應景必備食物,但包粽子需要頻繁且重複使用雙手的力量,若是在短時間內重複連續包粽子,往往讓手臂痠痛無力,如果包粽子數量過多或時間過久,也可能會在手腕處產生疼痛,變成「媽媽手」。
衛福部朴子醫院復健科羅嘉元醫師表示,媽媽手是「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俗稱。在大拇指靠近手腕處有兩條肌腱,分別為「伸拇短肌」及「外展拇長肌」,當手腕不正確使力或長時間反覆性過度使用手腕時,會造成這兩條肌腱與其表面覆蓋的滑膜腫脹增厚,引起疼痛和滑動受限,嚴重時更可能造成沾黏。媽媽手常見症狀除了大拇指靠近手腕處腫脹、疼痛及無法施力以外,有些人甚至可以在手腕摸到突起的腫塊。
羅嘉元醫師指出,除做家事過度使用大拇指、手腕部導致不正確用力易變成「媽媽手」外,還有一些特定的族群也容易得到此症狀。如美髮業者、長時間使用電腦者、餐廳廚師及服務人員、文字工作者和長時間使用手機也是「媽媽手」的好發族群。
羅嘉元醫師表示,要確定是否罹患媽媽手,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先把拇指包覆在手掌中,然後握拳將拇指包在四指內,然後朝小指側彎曲手腕,如果在大拇指近手腕處產生明顯疼痛,就有可能罹患了媽媽手。
羅嘉元醫師表示,媽媽手的治療方法可請專科醫師,開立藥物來緩解發炎和腫脹所帶來的疼痛。物理治療方面可以使用儀器治療,例如治療性超音波、熱療及經皮電刺激緩解疼痛。另外,也可以選擇穿戴護具,目的是要讓大拇指及手腕固定於正確的位置,讓手腕處充分休息。較嚴重的患者也可以藉由超音波導引局部注射藥物來改善症狀。
羅嘉元醫師提醒,平時要注意別過度使用大拇指及手腕部。工作時,必須注意用力方式是手恰當。在疼痛症狀消失後,可持續配合正確的伸展運動和肌力訓練,勿讓手部長時間重覆固定動作或持續太久,都是預防下次再發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