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端午節剛過,又到了過敏、氣喘患者前往中醫做「三伏貼」的季節。有10多年氣喘病史的58歲鄭女士,容易在季節變換時發作,加上咳嗽有痰,影響工作及睡眠,平時多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緩解氣喘症狀,去年鄭女士前往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就醫,醫師許雅婷為她貼敷「三伏貼」後,冬天氣喘症狀減緩,平時咳嗽有痰的症狀也減輕許多。
台北慈濟醫院醫師許雅婷醫師指出,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炎熱的三天,又稱為「三伏天」,三伏貼是在三伏天所做的穴位敷貼治療,中醫師選取辛溫、溫陽、逐痰、袪寒等類型的中藥材,依一定比例磨粉,混和薑汁製成藥餅後,在背部特定穴位上進行敷貼。
許雅婷說,這類溫性藥物可透過穴道刺激,將熱能經由皮膚傳導進入穴位,調節經絡及臟腑氣血,發揮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效果,患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兒童和成人,或有過敏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肺部疾患,若能在三伏貼時期,連續貼敷3年,將能有效改善不適症狀。
而在冬季易關節痛、手足冰冷、月經不調、痛經以及常腹瀉、食欲差等腸胃虛弱的民眾,也可由醫師評估,選擇特定穴位進行貼敷。不過,正值感冒、喉嚨發炎者、孕婦、一歲以內嬰兒、皮膚嚴重過敏及短時間貼敷會大量起水泡的病患,都不適合作三伏貼療法。
許雅婷表示,三伏貼的貼藥時間為成人1至4小時,5歲以下孩童為0.5至1小時。藥品貼敷時,皮膚上會有輕微刺激如:燒灼感、口乾現象,或局部輕微紅腫和刺痛,反應因人而異;少數患者會於貼敷後出現起水泡的現象,大多無礙但需留心照護,惟皮膚發生明顯紅腫、搔癢等過敏症狀,即必須即刻撕下藥材,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繼續接受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