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 府城廣角鏡 〉新冠肺炎—未來勞資關係工作型態新濫殤

 ■王冠斌

 在此次疫情中,也可看到政府的功能與行政效率,將更影響企業的存亡。振興三倍券目前正由行政院和各縣市不斷的鼓吹下,希望能對台灣內部的經濟帶來一定程度的發展,只是這個政策已說了近二個多月,這也正可見政府在處理這經濟議題上,行政效率的確仍趕不上人民的期待,也如同一開始的紓困及現實上的脫節,所幸政府即時的調整及因應,才不致失了美意。
 近期企業,對外貿易訂單除了多數縮減外,更有甚者是完全在七、八、九月都看不到訂單;而眼前看到繳稅問題,多數企業及人民,除希望能獲得政府的補助措施外,更期待能獲得減稅。
 但是,這個想法,最後只是想法,只是展延及分期繳稅,相信這對於遭逢各方壓力的企業及人民,內心恐怕是比拿到三倍券的踏實感差多了。
 企業未來恐怕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絕對的變動與高度的不確定。時值七月,全球疫情確診人數已突破一千兩百萬人,世界衛生組織(WHO)上星期五更表示,當天二十四小時之內新增確診案例高達二十二萬,超越七月四日單日二十一點二萬例的最高紀錄。
 這更增加了未來不確定的封城及國與國之間彼此境管措施,雖然近期各國開始解封出入境,但目前看到這疫情是在民主主義及個人人身自由限制及經濟上的兩難下,解與不解,恐怕是下一波人類新的困境,但這也因此對於企業主而言,如同電影恐懼總和一般,該作什麼決定,都維繫著下一次生存命脈。
 可以觀察幾個指標。
 首先是景氣復甦指標,中經院六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百分之四十七點二,是比上一期增加二點四個百分點,雖然看似往正面看待,但從勞動部每月所提供的大量解僱及無薪休假人數,雖然從高點下降,但製造業因訂單減少,無薪假人數仍居高不下。
 這兩項數據所呈現出的現象,仍因我國為多數出口導向之產業狀況而有所落差。
 再觀察投資、減產、歇業或關廠的情況。
 多數投資報告,對於今年整體而言,極多數之企業,今年營業成長,多會以虧損收場,而要面臨的,是如何先度過今年這個季度。兩年的短期看待,勢必是標準的思考指標;因此,如果看不到今年經營的可能,隨之而來的是如何因應,這便是目前所有企業思索的重點。
 也因此,到底什麼樣的條件發生,會成為壓倒企業最後一個轉折,大家莫不希望不要有那一天,但也相信都作了準備。
 這半年來,散見各式不同企業,因個人狀況不同,而作了畢生不曾有過的痛苦決定,而在協助過程中,企業的苦也可能因下一波勞資問題再度挑起,日前基本工資議題又隨之而來,會不會加深企業及勞資間的敏感神經,恐怕也是各有道理。但還是老生常談,共生關係的理論,永不會有結果,但這一波的疫情,讓人看到最真實的,究竟是以資本立場看待發展,還是以人性的光明面思索,還真的會成為企業與社會型態的新轉折與新一輪的人性價值觀取捨。(下)

(作者為台南市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台南市政府勞工局調解委員暨獨任調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