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近年興起外送餐飲的服務,親民黨團昨日召開「吃貨宅經濟,勞權與消費者權益誰來保障」記者會。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外送員的勞工權益、外送餐飲平台的管理及消費者權益保障目前皆無法可管,呼籲政府應儘速訂定相關辦法。
李鴻鈞指出,熱門的外送餐飲平台,所產生立即性的問題至少有三部分,包括「消費者權益保障」、「外送員的勞工權益」、以及「新創產業的管理」。
李鴻鈞指出,雖然食品安全的責任多落在製作餐飲的業者本身,但外送平台也應善盡把關責任,篩選合格且具衛生安全的餐廳業者,甚至要求餐飲業者出具檢驗合格證明,否則消費者根本不知道外送來的餐飲是否衛生安全。另外,政府機關也應該擬定「宅配食品外送的定型化契約」,或是強制載明外送餐點逾時不候的處理方式,保障消費者權益 。
對於「外送員的勞工權益」部分,李鴻鈞說,平台業者對外送員有一定的約束性,對於外送員遲到、態度不佳有懲罰機制,就有指揮監督意味,應該依照民法中的四百八十二條所稱的「僱傭」關係,才有獲得完整勞工權益保障的空間。
在「新創產業的管理」的部分,李鴻鈞表示,依照交通部公路法規定,這些新創平台必須註冊「汽車貨運業」,才能擁有外送宅配送餐的資格。依照配送的型態來看,這些平台配送的餐點並不是自家的產品,而是配送其他餐廳的餐飲,由於物流的態樣不同,因此必須另外申請註冊才能進行這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