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健康文字

腸癌早期診斷治療 存活率無異一般人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大腸直腸癌排名國人癌症死因第3名,讓人聞之色變。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柏全說,大腸直腸癌是少數幾個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癌症,若病人的大腸癌是在第1期被診斷及治療,之後的存活年與同年齡同性別的一般民眾並無差異;若4期才被診斷及治療,則平均減少的存活年會減至16.42年。
 陳柏全說,要預防大腸直腸癌首先就是要避掉危險因子,這些危險因子包括包括50歲以上、低纖飲食、抽菸、肥胖、家族基因遺傳、長期自體發炎性腸炎病史等。從醫師的角度來看,像年紀、家族基因遺傳和自體發炎性腸炎病史等因子,是無法改變的;但如低纖飲食、抽菸、少運動等因子,則是可以選擇避免且有機會改變的,這些是可用積極的態度來預防大腸直腸癌的因子。通常大腸直腸癌出現症狀時皆已2~3期,這些症狀包括大便習慣改變、間斷性血便、不明體重減輕、腹部悶痛絞痛、明顯體力下滑等。
 陳柏全表示,只靠避開這些危險因子並不能完全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目前衛福部大力宣導的糞便潛血篩檢,就是希望民眾能建立早期篩檢及治療觀念;還有建議50歲以上至少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讓大腸直腸癌能夠在第1~2期時就被診斷出來,及時接受治療,降低死亡率。建議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避免致癌物,要再加上早期篩檢及治療。
 陳柏全和成大醫院職業及環境醫學部教授王榮德合作藉由台灣醫療資料庫,發表一篇研究相關「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論文,明確說明以台灣目前的醫療水準,若病人的大腸癌是在第1期被診斷及治療,之後的存活年和同年齡同性別的一般台灣民眾是沒有差異的;在第二期被診斷及治療,平均會減少1.28年;但如果拖到第3或4期才被診斷及治療,則平均減少的存活年會分別拉大到5.93年及16.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