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為何不換?

 ■吳重達
 刀排定了。隔日晨會前總醫師就問醫師:「那個○○○病人為何不做人工關節置換?X光的變化已符合健保規定了。」
 開刀當天早上,幾個對這台刀有興趣,要進開刀房看刀的年輕住院醫師也向醫師問了同樣的問題。就在麻醉完、擺完位,準備上刀時,一位主治醫師探頭進來,問醫師:「你幹麼不換掉就好?X光都這樣了?」
 這些都是善意的質疑或問題。醫學就是在這種不害怕提問、討論中才能得到進步的。病人是才50出頭女性,一側股骨頭發生缺血性壞死。X光可見股骨頭有一大囊腫,範圍超過1/2;上、下關節面已有點退化性病變。標準的術式應是半人工關節置換,若做全人工關節置換也符合健保規定。
 可是,她要接受的手術是股骨頭減壓手術。因為缺血性壞死,股骨頭內的囊腫壓力十分大,造成病人嚴重的症狀。這個手術是在股骨幹鑽洞,經過股骨頸,鑽破囊腫壁使壓力得以釋出;同時,期待因為鑽洞而刺激股骨頸與頭的血循重建,至少阻止壞死繼續進行,甚或壞死部分得以多少修復。若見效,病人的疼痛可以改善,更可延長病人接受人工關節置換的時間。
 因為這病人才50出頭,又熱愛運動,活動量需求仍大。人工關節置換勢必大大地限制其活動,在其餘生可能會因人工關節損壞、鬆動等問題再做重置換手術。一次又一次的置換手術困難度漸增加,成功率漸減少;故,人工關節置換以年齡較大病患較適合,一輩子做一次手術,用到終老。
 醫師跟病人做了充分的諮商,解釋了各個術式的利與弊。病人想拚一下,看能買到多少時間;若這簡單手術失敗,她會再心平氣和的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醫師不厭其煩地向同事與年輕醫師們說明、解釋,大家也都欣然同意醫師這處理方法,趁這機會也對住院醫師做了與病患溝通的教學與示範。
(作者現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