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社論>高雄市長補選後,三黨仍各有嚴峻考驗!
如同選前預料,民進黨提名的陳其邁贏得高雄市長補選,以六十七萬票、約七成得票率,擊敗代表國民黨的李眉蓁的二十四萬票、近兩成六的得票率。至於代表台灣民眾黨的吳政益則只獲得近四萬票或百分之四的總票數,連兩百萬保證金都遭沒收。
在勝負已底定的情況下,選情熱度不若往常的例行性選舉,縱使民進黨傾全黨之力拉抬陳其邁的選情,蔡總統等中央大員連番南下助陣,都無法超越他在二0一八年囊括的七十四萬票,遑論選前設定的「罷免韓國瑜」的九十三萬票高門檻,更別說趕上陳菊的九十九萬票。此結果恐對陳其邁的未來仕途形成一道阻礙,端看他能否在兩年內端出選民滿意的市政成績單。
這次補選可確定的是,台灣政壇暫時形成了一個獨大的民進黨、一個中型的國民黨,以及民眾黨、時代力量等小黨的格局。柯文哲創立的民眾黨若無法複製其群眾魅力,無法及時找到足夠的人選及支持者,不僅兩年後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堪慮,更不用說如何衝刺下次總統大選了。因此,有政治評論者預言,若不改其兩面討好的模糊作法,柯文哲的總統夢可以醒了。
這次補選結果可確定的是,民進黨重掌高雄之後,短期內在南部票倉相當穩固,沒有任何政黨具備能撼動其勢力的條件,連國民黨掌控的高雄市議會兩年後都恐將面臨遭翻盤的苦果,畢竟掌有市府的民進黨將以逸待勞,以龐大行政資源挹注其議員,如此也為蔡英文的執政打穩根基,能安穩地為地方選舉熱身。
然而,如同前總統陳水扁所言,陳其邁如願入主高雄市府,但得票數與罷韓票的差距達二十七萬張,邁團隊該戒慎惕勵,「不容樂觀,也大意不得」。雖大局有利於民進黨,但現在陳其邁代表的英系,與陳菊及新興的海派仍各有算計,如何維持派系平衡,恐有一番拚鬥,也攸關陳其邁能否坐穩市長寶座。或許是熟悉民進黨派系生態的陳水扁看出端倪,才會提出如此警告。
反觀國民黨,韓國瑜遭罷免等於錯失了藍營在南部重新扎根、擴大選民支持的機會,在找不到足以激起群眾熱情的候選人之前,國民黨往後將更難在南台灣挑戰民進黨,也等於應驗了「韓國瑜選總統、國民黨將三輸」的預言。雖說李眉蓁敗選是意料之事,但是低投票率使得她無法跨越黨主席江啟臣定下的「三三三防線」,恐將對他本身的領導威信帶來嚴峻挑戰,連帶也影響國民黨的未來發展。
事實上,各政黨仍須思考如何面對消退的韓國瑜現象,尤其是韓流的興起及衰退皆與當時的台灣政經環境息息相關。倘若當時的民進黨不是盛氣凌人,單單一個韓國瑜,豈有能力掀起旋風?當然,若國民黨倚賴他席捲全台就想重返執政,也過於天真,畢竟「馬上得天下」,不代表就能治天下。韓國瑜這幾年的大起大落,應該可以給所有政治人物一些啟發吧!
許多選後評論即指出,這次補選已暴露出三黨各自的罩門:民進黨要防範黨內派系惡鬥外溢,反而影響到整體執政表現;國民黨必須找回後韓國瑜現象的黨魂,跳脫傳統派系框架,提出足以讓民眾耳目一新的論述。至於台灣民眾黨的未來,若未能在後年的地方選舉有所斬獲,勢必淪為無關輕重的泡沫小黨。
民進黨已有長期執政的雄心壯志,在野政黨更不該輕言放棄監督政府的天職,而朝野良性互動則是國人的殷切期盼。英國工黨歷經二十多年在野而重掌政權,誰說不會發生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