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七娘媽生,做十六歲」是台南市定民俗,為傳承文化與維持地方特色風俗,文資處邀請民家按傳統科儀,舉辦「在家做十六歲」酬謝祭拜七娘媽,另和家扶基金會合作,於台灣臨濮堂施姓大宗祠舉辦「大宗族的十六歲」活動,透過不同型態,探索台南慶典的歷史記憶,也邀請各界一起來體驗在地文化特色。
文化局表示,做十六歲是台南市定民俗,距今兩、三百年歷史,傳說幼兒在十六歲前,受七娘媽保護,家中有孩子屆滿十六歲時,便會在農曆七月初七(七娘媽生日)這天,於家中門口舉辦酬謝祭拜科儀,感謝七娘媽保護小孩平安長大。
習俗據傳發源於五條港一帶,因從十六歲起即可領大人工資,亦有成年之意,家中男丁「七娘媽生」時舉行隆重的成年禮並宴請親友。市長黃偉哲昨日也以大家長身分,親臨神農街民宅、施姓大宗祠為青少年帶來祝福。
黃偉哲表示,台南也是延續做十六歲古禮城市,舉辦成年禮除代表長大,也象徵責任加重,目前在法律層面,朝未來推動十八歲公民權,亦符合傳統古禮遵循方向。
文資處推廣在家做十六歲,希望彰顯地方特色、生命禮俗與文化傳承,今年包括黃姓、顏姓、施姓、郭姓家庭示範,在民宅按傳統科儀酬謝祭拜七娘媽,呈現府城早期「在家做十六歲」傳統禮俗;另與家扶基金會合作,於施姓大宗祠合作「大宗族的十六歲」活動,一起分享成年喜悅和感受傳統關懷和祝福。
為讓更多外國朋友了解台南在地民俗和認識文化資產,文資處也和市府第二官方語言專案辦公室合作,邀請加拿大籍Youtuber,Wes Davies參與「做十六歲」民俗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