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醫師指出,根據今年治療共識,建議加入生物製劑可更完整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版圖。另,今年5月健保將生物製劑的適應症拓寬至12-17歲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青少年病人,為更多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張廖年峰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病,患者必須長期接受治療。醫師會根據嚴重程度,建議適合的治療方針,治療期間可能出現拉鋸戰,此時醫師及家屬的陪伴、病人意志,都是保持戰力的重點。
他指出,根據「2020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治療初期建議以保濕劑為主,維持皮膚保水度,並針對局部病灶可塗抹類固醇藥膏;治療中期針對中度至重度病人則會加上局部免疫抑制藥膏、紫外線照光、短暫口服類固醇等治療方式;也會視病人嚴重程度,處方口服免疫抑制劑。
然而,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是對免疫系統進行全面性壓制,可能造成病人免疫力降低,導致感染風險提高。
張廖年峰說,如今生物製劑加入治療建議且通過健保給付,終於打破治療僵局,如同接力賽的最後一棒,幫助病人完美衝刺,透過精準鎖定異常的發炎重要因子進行阻斷,從根源改善病灶,同時降低副作用產生。
他也提到,對於慢性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人,使用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規範包括需先經過照光3個月及兩種口服免疫抑制劑的足量治療各3個月,濕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仍有20分,且病灶佔體表面積30%以上,才可申請。另,今年5月生物製劑的適應症也拓寬至12歲至17歲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青少年病人,為更多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為讓更多病友了解相關疾病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將於本月30日晚間 7點到7點半於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FB社團,舉辦首場直播病友會,線上分享異位性皮膚炎最新治療趨勢及健保給付申請說明,讓更多病友獲得治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