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1個月大的黃小妹妹接受疫苗注射時,被診所醫師發現有延遲性黃疸情形,轉到大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與核磁共振膽道攝影檢查,確診為膽道閉鎖;手術改善後恢復良好,由門診定期追蹤中。
成大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陳緯哲指出,膽道閉鎖的寶寶常被誤以為是母乳性黃疸,而延誤治療;若未能及時診斷、治療,膽汁鬱積肝內,易造成肝硬化,甚至面臨早期換肝。如果膽道閉鎖沒有手術治療,一般活不過一歲。台灣新生兒膽道閉鎖發生率為全球第二高,每年約有30-40位新病例被發現。
陳緯哲表示,一般新生兒黃疸分「生理性」及「病理性」,前者相當常見,家長不用過分緊張,膚色會呈亮黃色,常於出生後第2-3天出現,第4-5天達高峰,第7-10天逐漸下降,約2週後逐漸消失;哺餵母乳的嬰兒黃疸期可能較長,但黃疸指數不致升太高。因此,若第3-4週後黃疸仍延遲不退,則其中有部分嬰兒可能患有膽道閉鎖,造成「病理性」黃疸,必須趕快到醫院做抽血檢查。
寶寶出生後的60天內除應仔細觀察膚色外,也要注意寶寶便便顏色,在日光下或白色燈光下觀察皮膚呈現暗黃色、眼白變黃,更要仔細觀察寶寶便便,與寶寶手冊的大便卡顏色做比對,若肝臟分泌的膽汁能順暢排出,和大便混合後便會呈現出黃色或綠色大便,亦即大便卡編號7~9號的3種顏色,此為正常狀況,若出現3種顏色以外的其他顏色像淡黃色或灰白色,應懷疑是否有膽道閉鎖或肝內膽汁滯留的可能,儘快就醫。
他說,膽道閉鎖宜在出生45天內完成診斷,原則上在60天以內完成「葛西手術」,愈早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