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青春異視界〉遵從

■月遵魁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對我來說,父親是家規的「王法」。從吃哪間晚餐的小事,到讀哪所大學的大事,我都是聽從父親的意見。我常自嘲,名字中的「遵」字,是否象徵一生「遵」從父親的決定呢?
與父親溝通,是我人生難以跨越的關卡。對他而言,溝通不是雙向,而是單向「遵」從他的決定。父親習慣吃巷口的小吃店,當我推薦吃其他間餐廳,他劈頭就問:「為什麼要換別家?」幾番問答之後,往往還是吃同樣的小吃店。「或許是因為這家店比較衛生。」我腦海裡出現類似的話,心想著這是父親的美意。
然而,並不是每項決定我都欣然接受。有次,父親開車載我拜訪一位伯公,因為當天我計畫與同學出遊,我帶著不甘願的心情坐上車,「你怎麼不講話?」父親努力想與我聊天,還對我挑了挑眉。我依然沉默不語,一心想著美好的出遊計畫被打亂了。不論父親如何逗我開心,我始終眉頭深鎖,霎那間,他突然對我大吼:「你不爽阿,下車阿!」下了交流道後,他停下車,給了我一巴掌,「不爽就下車!你自己負責!」他再一次對我怒吼。那個巴掌,我深深被打醒,父親就像是我生命中的列車長,憑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指引我的目的地。當然,我可以選擇下車,甚至憤而「跳車」,但正如父親所說,我要學習自己負責。
被打巴掌的晚上,父親與我談心。他向我道歉,探望伯公的決定應該先與我討論,他的初衷是希望多陪伴長輩。他告訴我,為了不讓我在人生旅途中跌跌撞撞,所以常替我做決定,他語重心長地說:「爸爸我啊,總有一天會死去,你要懂得判斷是非。」那天晚上,我不再抱怨父親替我做的決定,而是用換位思考,體會父親的用心良苦。「遵從」並不是盲目跟從,透過與父親溝通,了解每項決定背後的意義,並學會自我判斷,為自己人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