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推動校園設置智慧販賣機,想讓學生培養使用無現金支付的消費習慣,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八日卻表示,台北市府草率推校園販賣機疑圖利廠商賺暴利。
許淑華指出,北市府今年三月開始試辦校園智慧販賣機,卻只在八月時匆促開了四場說明會,會後也未與學校溝通,即發文要求學校設置販賣機;市府推動此一政策過於草率,僅開幾次會召集所有學校到場了解便要求學校興辦。
市議員吳沛憶表示,智能販賣機所提供的飲品項目也是在政策倉促實施下,造成校方無法有效控管並規範廠商,引起許多家長質疑與社會觀感不佳。
教育局與新巨企業社簽約設置智慧販賣機,契約中提到,每校至少建置一台作為核算,依「台北市市有公用房地使用費收費基準表」收費基準,廠商按實際營運裝設智慧支付自動販賣機機器設備數,支付房地使用費每月每台一千元,台北市小學、國中、高中職總共二百廿三校,扣除寒暑假與過年,推估廠商一年淨利高達三千零一十萬。許淑華質疑,市府沒有檢討回饋機制,廠商所支付的使用費能增加校方收入,可用於教學設施、社團補助等,但是廠商收入與使用費的差額明顯不合比例原則,讓外界質疑市府是否有圖利廠商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