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祈望新的公車文化

 ■林揚
 不到一年就要進入搭公車時出現「三聲無奈」或有人說「三聲有幸」的年紀,加上周遭大都是這歲數上下的朋友,所以幾個老友昨天聚會,對於「十二歲兒剛上車,司機就突然把門關上,把媽媽丟在車外直接開走」,或者「台大教授被公車門夾著腳拖行兩個路口重傷住院,駕駛渾然不知」的事件議論紛紛,除了覺得驚悚和不可思議,也忍不住把自己或多或少經歷過的搭公車驚魂經驗分享出來。
 四十年前,還雙十年華的妻子有一次上了公車,在車門尚未關妥之際,司機就猛踩了油門,將尚未站妥的妻子從車上摔至車外,撞破了頭。所幸沒什麼大礙,由同事陪同到附近診所包紮後返家。當時年輕的妻子只能自認倒霉,還怪罪自己不小心。
 阿朱也說,去年搭公車,嗶了悠遊卡還來不及抓住扶手站穩之前,車子也立即起動直衝,導致他重心不穩跌倒,膝蓋烏青。六十好幾的他只能怪自己老了反應慢。
 愛爬山的老梁則說,上個星期有兩天,他和老婆爬完象山下來,從永春高中坐往輔大的公車,不知是不是碰到同一司機,把龐大的公車當計程車開,沿著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狂飆、蛇行、急煞、急停,讓人捏一大把冷汗。下了車他們不禁拍拍胸脯,心想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乘客發生意外,只能說是菩薩有在保佑。
 我們因此有了結論,乘客搭公車被摔傷的現象,真是數十年如一日,改善有限,追根究底的原因,大家都認為就在公車司機「超(速)急(行)」的開車文化。
 相信去日本搭過公車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他們的司機開車平穩,謹守SPP,一定會在上車乘客完全坐妥、站妥,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才會發動車子,也一定會在車子完全停止的狀態下,才「允許」乘客起身、離座、下車。
 老梁的老婆直點頭,她說第一次到京都旅遊搭公車時,因為習慣了在台北擔心車子停妥再下車會被司機嫌動作慢的心理負擔,就在快到站前起身準備下車時,立刻被司機嚴肅提醒,要求他們先坐著不動。
 大家聽了不禁哈哈大笑,似乎都出過同樣的糗。也忽然明白:很多人在上、下車時會爭先恐後,恐怕就是擔心最後一個上、下車,倒楣的話就有意外發生。
 我們這群說老又不算太老的乘客真的很希望司機大哥們能借用日本的他山之石來攻錯,改變「超急」的開車文化,讓「乘客都坐妥站穩後才起動,車子完全靜止乘客才能起身下車」成了一種習慣,如此,乘客被摔傷的事件一定不會再發生。
 這時,學佛的小唐不禁雙手合十,口唸「阿彌陀佛」,祈望這樣的公車新文化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