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銘
薦髂關節是臨床上常出現問題卻被忽略的關節,其引起的疼痛是機械性下背痛很普遍的原因之一,但很容易被誤以為是腰椎的問題。
脊椎的最底端與腰椎連接的部位為薦椎。薦椎在發展的過程中會由五塊結合成為一塊薦椎骨。薦髂關節顧名思義就是由薦椎與髂骨(骨盆的一部分)所組成。在背部腰線的部位我們可以看到俗稱為腰眼的部位。
薦髂關節是身體的大關節之一。屬於微動關節。這個關節會發生的運動是滑動,傾斜和旋轉的結合。在滑動過程中或許只是 兩毫米,並且可以傾斜旋轉2或者3度。
這裡有幾條非常強壯的韌帶將薦髂關節結合在一起。就好比要將木製圓形浴桶結合起來一樣。如果這些韌帶被拉傷或撕裂,骨盆將變得不穩定。
成年人的薦髂關節幾乎沒有什麼動作。當在懷孕的末期,會因為激素的影響而使其鬆弛。這允許骨盆更靈活,以便生產能更順利。這也使得在懷孕生產後容易造成關節炎的發生。
薦髂關節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會造成相關問題。最常受傷的情況為跌坐在地上,跌倒時以臀部著地或猛力直接撞擊。懷孕的過程也會使得日後產生相關問題。此外,長短腳造成的身體重心不對稱,也是日後造成薦髂關節疼痛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我們無法確定一個造成疼痛的確卻原因。
薦髂關節是一個滑液關節,就像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一樣。因此,這個關節也會像其他的關節一樣會有關節炎的問題發生。外力傷害常被認為是薦髂關節疼痛的原因,好比說車禍跌倒、滑倒……等等。
常見症狀如下:
1.上下樓梯時會引起疼痛。
2.痛多侷限在骨盆到膝關節的位置。
3.長短腳。
4.從坐到站或蹲到站的動作會有疼痛的情形。
慢性下背痛找不到病因 若有3症狀可能是薦髂關節病變:
1.慢性下背痛超過3個月以上,沒辦法得到明確診斷。
2.痛的地方集中褲腰帶以下、臀部的地方,而且痛會轉移到腹股溝、大腿後側。
3.曾經做過胸椎手術。
中醫治療薦髂關節機能失調,在中藥部份主要以行氣活血化瘀為主,臨床可以獨活寄生湯合疏經活血湯、芍藥甘草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雞血藤、木瓜、一條根、威靈仙、千年健、狗脊等。配合針灸,頭皮針可取額旁二、三帶,腰骨氐區、百會、髂關節區,薦關節區等,眼針可取肝、下焦、腎直刺入眼眶骨緣,避開眼球;耳針可取薦關節區,髂關節區、大腿、膝、小腿等,體針可取髀關、優兔、陰市、秩邊、環跳、承扶、足三里、陽陵泉、崑崙、跗陽等,針對薦髂關節阿是穴直接針灸,圍針一圈,也有不錯療效;若是在薦髂關節部位可找的到很清楚的條索狀的硬結塊,這是反覆發炎的軟組織硬塊,可用小針刀將硬塊鬆解掉,改善纖維硬塊,鈣化硬塊,緩解疼痛!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