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腸癌地圖 雲嘉南盛行率居冠

935
醫界分析健保資料統整出「腸癌地圖」,其中雲嘉南地區大腸癌盛行率居全台之冠。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連12居冠。根據醫界分析健保資料統整出「腸癌地圖」顯示,全台大腸癌盛行率以雲嘉南地區居冠,每200人就有1人罹患腸癌,且該地區大腸直腸癌病患 每6人就有1人確診時病程已達晚期。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王照元表示,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數病患僅有輕微腹痛、腹脹現象,有時會有經常腹瀉、排便習慣明顯改變、體重減輕、貧血等現象陸續發生,容易輕忽,以致部分病患確診時已進入晚期。

此外,腸癌病程惡化快速,容易轉移,若未及時治療,恐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為提升民眾對大腸直腸癌早期篩檢與治療的重視,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分析健保資料統整一份「大腸直腸癌治療地圖」。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盛行率排名,若以每10萬人為單位計算,南區(雲嘉南)每10萬人中就有497人居冠,平均每200人即有1位大腸直腸癌病患。。

其餘地區則依次為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467人、高屏區(高屏澎)420人、中區(中彰投)369人、北區(桃竹苗)365人,與東區(花東)354人。

此外,依2014至2017年健保資料分析顯示,在確診時已為大腸直腸癌第四期之病患比率中,也是以南區(雲嘉南)17.38%最高,意即每6人就有1人確診時為第四期。其餘依次為高屏區(高屏澎)的17.19%、東區(花東)的16.58%、中區(中彰投)的15.89%、北區(桃竹苗)的15.33%,與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的15.22%。

王照元表示,由於現代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基因變異、藥物或長期暴露在放射線之下等,都是腸癌的高危險因子。若罹患晚期大腸直腸癌請勿消極面對,第四期治療方式與時俱進,現今晚期抗癌策略為「接力治療」,可大幅延長病患存活期。

依照目前健保規範,若於第一線治療使用抗血管生長因子標靶藥物,至第三線治療可接力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如此,病患可使用到最多線健保標靶藥物,得以延長疾病穩定期與整體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