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以非接觸微型生理感測,開發出i寶貝照護裝置,可隨時偵測並記錄嬰幼兒生理資訊,並透過藍牙裝置傳送到父母或照護者行動裝置,獲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創新獎,成為台灣唯一獲獎研發機構,此係工研院第4度獲創新獎。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非接觸商機是全球疫情中的產業新契機,其中居家照護科技將是發展主流,工研院獲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的i寶貝照護裝置,即是結合居家照護與非接觸科技的生理感測產品,為嬰幼兒提供暖心照顧。
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研究指出嬰幼兒的健康分析與管理可有效地降低1歲以下嬰幼兒可能發生意外的風險。全球嬰幼兒照護產品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可達到16.78億美元,2018到2025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將達到5%。
工研院服務科技系統中心組長林宏墩表示,i寶貝照護裝置是一款非接觸微型嬰幼兒生理感測產品,具有操作簡易、即時警示、遠端監控及多元應用等特點。i寶貝照護裝置採用對人體完全無害的低功率生理偵測雷達技術,造型輕巧,可結合包巾放置於嬰幼兒胸口,在完全不需接觸到寶寶細嫩皮膚下,就能24小時偵測並紀錄寶寶的心跳、呼吸與活動力,每分鐘平均心跳誤差率小於5%。
i寶貝照護裝置透過藍芽技術,將蒐集到的嬰幼兒生理資訊,傳送到父母或照護者的行動裝置,經由App即時了解寶寶的睡眠與甦醒的狀態,萬一發生心跳與呼吸異常或是猝死狀態,父母也能馬上收到警示通知。此裝置操作簡易、攜帶方便,尤其在無光線的環境中也能使用,可隨時隨地掌握嬰幼兒生理狀態,成為居家看顧寶寶的好幫手,也可運用在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等大型嬰幼兒照護機構;同時更可延伸到醫療院所、地區診所等場域,整合應用在遠距智慧健康及照護服務上,有效減輕照顧者人力負擔,提昇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