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明年元旦上路,農委會二十二日宣布,未來三年每年會獎勵配合制度的農民或社區,可視為「生態薪水」,一次最多十一萬元,藉此保育二千公頃土地的生態多樣性。
林務局推動方案的給付標的共分為「瀕危物種生態服務給付」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兩大類別。前者分別針對石虎、草鴞、水獺與水雉四種瀕危物種;後者則是針對水田、水梯田、陸上魚塭、私有保安林四個重要棲地型態建立系統性的給付架構,但不能同時領。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指出,明年起連續三年,每年將編列二億元推動此案,預計可保護約計二千公頃面積裡的生態多樣性;至於「瀕危物種」給付標的先設定石虎、水獺、草鴞、水雉等四種,效果佳可再擴增,估計保護農業產值五千多億元,含生態貢獻則逾二兆元。
在「瀕危物種生態服務給付」這一大類包括三項給付:友善農地、自主通報與巡護監測給付個別設計。「友善農地給付」要求單一土地面積需達零點一公頃以上,水雉田區滿足度冬期於作物收成後維持蓄水狀態且不灑播含農藥稻穀條件者,每公頃核發八千元獎勵金,每公頃可核發最高二萬元。
「自主通報給付」包括入侵通報及繁殖通報兩類,入侵通報以石虎、水獺為對象,地主在私人水塘或家禽場域發現疑似水獺危害水塘或石虎入侵,不危害動物生存而立即通報縣市政府勘查確認,即可發給獎勵金三千元;每個場域以一次為限。
「巡護監測給付」則由在地社區團體成立巡守隊,巡護石虎、草鴞、水獺及水雉棲地,並協助通報及拆除違法獵具、配合辦理相關保育宣導,每年每隊核發六萬元獎勵金;一個社區一次最多可領二筆,合計十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