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中
阿姨在浴室門口喊:「快來刷牙,差不多要睡覺囉。」阿凱快步跑到阿姨跟前,接過一個刷頭,同阿姨一起走進浴室。
我從一旁見著,心裡困惑,那個刷頭看起來並沒有可握的柄啊。更晚一點的夜裡,我假裝上廁所,走近浴室的洗手台前。
那是一個我沒見過的東西,立在架上,像個小型的、纖瘦的石膏像。我拿起來握在手上,沉甸甸的,上面有幾個按鈕,底部一個孔座則似乎是充電用的。架上另外擺了三個刷頭,底部套著的線圈,顏色各異,推測是使用者用來彼此區分。
我猜想,這大概就是——電動牙刷吧。感覺是個好東西,也好想用用看,握著竟不想放下了。
回到床上後,輾轉難眠。一直覺得阿凱一家和我們家哪裡不太一樣。如今,這所有的不太一樣,凝縮成具體的電動牙刷,直挺挺地彷彿就立在眼前——
阿凱的媽媽是母親的大學摯友,爸爸則在外商公司工作。年紀略小於我的阿凱從小跟著父母到處跑,在歐洲各國都待過一段時間。上回阿姨和我們分享阿凱小時候在歐洲唸幼稚園的趣事,還讓阿凱當場表演了幾句法文。上台北與阿凱一家碰面,或者暑假他們一家來宜蘭我們家裡小住幾天,家裡總會收到鵝肝醬或者其他新奇有趣的東西。
一次,爸媽開車帶著我們,去到一家飯店和他們碰面,記得是個有華麗大廳、黑西裝服務生以及寬敞電梯的地方。一陣子沒見了大人們興致很好,一路閒聊到深夜,阿凱爸媽於是建議我們訂個房間,留在飯店過夜,說是服務好,且價格比起國外也真是便宜多了。
媽媽跟阿凱媽媽問了價格,轉身與爸爸小聲討論後,謝過他們的好意,帶著我們離開飯店,驅車前往教師會館。也不知是出錯還是怎麼了,會館只準備了兩組牙刷給我們一家四口。蒼白、難用、揮不去的廉價感,是我用了該牙刷、住了該會館後留下的印象。
十二年後,我大學畢業開始工作,領到第一份薪水,除了添購衣物,應著某種召喚,也網購了一組電動牙刷。牙刷送到後,我立馬拆開包裝——和記憶中的款式非常雷同,我緊握著走進賃居處共用的浴廁,開燈,關上門,摸索了起來。
按電動牙刷內建的設定,每三十秒有一次較大的震動,上下左右,完成一次刷牙是精準的兩分鐘。我刷了一次,咋咋嘴,嫌不夠,又兩分鐘,用舌頭觸觸牙齒,然後再兩分鐘……不必再費勁地每兩顆牙左右刷二十下,按鈕按下,無數微細的震動開始,只需讓刷毛一一貼過每顆牙齒,優雅而從容。
電動牙刷每分鐘上萬次的震動在口腔裡帶出一種獨特的嗡嗡聲,一種好迷人好讓人陶醉的聲音。我感覺一種更省力的、更好的生活似乎就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