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茶藝師之偽紅毯體驗

1

■林熹

這是在幹什麼?

四名穿著得體且行動自如身輕如燕的日本大媽,將她團團圍住,踩著淩波微步快速交換移動,雙手高舉新時代精密科技的數位相機、手機和大炮,閃光燈在小小空間喀擦喀擦喀擦喀擦喀擦閃個不停。

她幹了什麼?

五里霧中,兩排扇子似的睫毛眨了眨,濃霧從瞳孔前方緩緩四散飄去。恍惚逐漸變得清晰,她發現自己並非走在眾星拱月的紅地毯上,也不是身處任何光怪陸離都能解釋得通的奇異夢境,自己不是站著,也沒走著,而是坐在一張從台灣南投特地運上台北厚實木桌的正後方。

日本大媽對著她一陣猛拍,企圖藉由一連串高密集動作,讓此時此刻此地此景成為這趟旅行中毫無保留又難以磨滅的文化體驗紀念。

她四平八穩端坐,不發一語,腦中曾有零點一秒被某個怪念頭全面占據──自己好像日本遊客眼中的歐洲知名巴洛克建築、歌德式教堂或名勝古蹟?飛插入腦的意外念頭,很快被需要百分百專注的動作逐出腦海。

她很清楚這些被快速按下的照相鍵,並非完全衝著她個人而來,有絕大部分原因是她手邊正在進行的行為──泡茶。更精準一點來說,現在不是在泡蓋碗茶,而是必須勞師動眾且聲勢浩大擺出豪華茶具的功夫茶。

一方深色雙層布置於所有茶具最底下,由她身體往前延伸的中軸線依序擺放茶壺、一窄一寬的聞香杯組、四組杯墊與茶杯,左前方擺放圓形大缽,用來盛裝溫壺溫杯後倒掉猶冒熱氣的清水。聞香杯組左側放置茶海,右側擺放茶夾、茶則和茶針,由外往內逐一使用。

這組日本客人點了東方美人茶。條索狀的東方美人茶茶葉先從茶葉罐中取出,量過克數後,被安置於長條的寬型茶則內。將東方美人倒入茶壺前,必須先用茶針將蓬鬆的東方美人茶葉細細整理成長條狀,方便穿過茶壺小小的入口,進入自成一方天地的壺之內。

根據茶館老闆熱情分享但尚待考證的民間謠傳說法,這款由英國女王親自取名的東方美人茶,至今每年仍提供五箱輸往英國皇室。

茶館內每年收購的東方美人茶,年年從一到三梅或一到三等獎都有,獨缺第一名的特等獎。根據老闆親身經歷分享,每年東方美人茶製成比賽後,有名日本人已連續八年都會前來收購所有東方美人茶特等獎。

清水已沸,右手提起陶壺和它肚腹內裝滿的八百cc滾水,壺身輕巧離火,手握籐編的把,老闆嚴格規定只能以蘭花指拿壺──中指拇指騎在籐環上,無名指當槓桿控制出水方向和大小。

手指蘭花優雅銜起裝水器皿,擔當的不只是美,不管器皿和水的總重量多少,欲成其美,蘭花必承其重。

咕嚕咕嚕咕嚕……陶壺內之水依然滾湧不息,如爆燃的日。蘭花銜起的不單單只是水,而是沸泡湧冒的壺內風暴。

抬起左手打開小巧茶壺蓋,往壺內注入一線熱流,水聲潺潺悠轉於耳徘徊不去,壺中滿水,蓋上,往壺身快速淋落兩圈猶冒騰騰熱氣的沸水,頓時小小茶壺似平穩山體,被白霧團團包圍、迅速往外擴散、徐徐上飄……

須臾間,宛如踏進山中白霧繚繞,恍如身處水雲之間。

絲毫不受成為鎂光燈焦點的影響,她依序熟練地動作著,每個階段完成時不忘邀請客人聞香、品茗。每次為客人展示該怎麼泡功夫茶,她都盡量把自己縮小到最小,像個逗號,或努力退成不顯目的背景,請面前客人把專注力放在各種茶具,以及熱水與茶琴瑟和鳴的絕妙之上。

她不是主角,她只是盡可能讓陷入冰冷沉睡的眾多角色重新恢復熱情活動起來的幕後導演,不是什麼操控線偶娃娃的幕後黑手,是喚醒某些更幽微、更細緻、類似靈氣或才氣的導演。

沸水讓冷壺變暖熱,慢慢喚醒沉入常溫睡眠的壺之熱情。

這個動作有時候會讓她想起自己有多愛全身光溜溜滑入注滿熱水的浴缸裡,每當身處於此等美妙時刻,她總會忍不住滿足地輕嘆起來──這聲滿足的謂嘆,始於一缸清水和足夠的熱度。

泡茶時的她總是多感且善感,五感盡情放大,敏銳知覺當下室溫、濕度、以及空氣中各種不確定因子,皆攜手來共襄盛舉參與一期一會的演出。

沸水入壺,等待茶葉釋放能量舒展開來,一樣的手法,一樣的秒數,甚至一樣的人,可能倒出不一樣的茶湯。

茶香是否漫溢?茶色是否現身?透過各種形式,方巾之上的山、水、茶正悄悄把各種訊息,穿過短短距離,用非語言的抽象感知對茶藝師輕輕訴說著,它們團聚後的共同合作演出能量是否已被引導到百分百發揮的絕佳狀態。

所謂的茶藝師,是讓組成茶湯的各個角色盡情發揮出光芒的關鍵人物。

比起成為主角,她願意成為關鍵人物。主角可以換人做做看,一旦抽掉關鍵人物,失去靈魂,所有流暢的運轉皆可能失靈。

結束功夫茶演示的時刻,她起身,微微點頭後回到工作的茶房。

有那麼一瞬間,她錯覺自身彷彿剛從山裡歸來,宛如紅地毯上的不停閃光燈不過是一場紅塵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