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動物園有潛水員 辛苦風險一肩扛

了讓遊客能清楚的觀察到水下的世界,保育員就要定期下水清理這些藻類。 (台北動物園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動物園裡有潛水員其實不令人意外,畢竟為數眾多的水生動物都需要潛水保育員的照養,像是台北市立動物園裡的熱帶雨林室內館(穿山甲館Pangolin Dome)裡面的水池就十分需要保育人員潛水去清潔及照養水生動物。

不過,保育員在穿著潛水裝工作時,在天冷時比在陸地上工作更辛苦,工作的危險性一點也不小於在陸地上工作,因為看似頗為療癒的潛水活動,卻可能潛藏著不少的危機,是保育員隨時要小心應對的。

光靠自動化維生系統,還是有許多地方未必能完全兼顧,所以得靠保育員潛下水照顧魚群,及每兩天進行水下環境清潔。 (台北動物園提供)

園方表示,前年才對外開放的穿山甲館裡,除了照養許多鳥類與哺乳動物之外,其實種類與數量最多的卻是魚類。園方因此特別設計了加溫及過濾系統,讓水溫能維持在攝氏廿八度左右,但龐大的水體光靠自動化維生系統,還是有許多地方未必能完全兼顧,所以得靠保育員潛下水照顧魚群,及每兩天進行水下環境清潔。

象魚池裡除了各種混群的魚類之外,還有許多的藻類與微生物,在戶外陽光的照射之下,藻類容易快速生長,為了讓遊客能夠清楚觀察到水下的世界,保育員就要定期清理這些藻類,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一樣。

除了冬天極大的溫差變化,考驗著保育員的體能與意志力之外,單是水下環境,也暗藏著不同的危機,除了一般潛水時可能會遇到的溺水、抽筋等事件之外,象魚池裡各式各樣的魚類,也是保育員潛水時,要隨時注意的對象,才不會引發危險。

例如體型龐大的象魚、魚鱗堅硬,被驚擾時瞬間扭動身軀所產生的力道,足以打斷人類的骨頭。另一種較危險的魚種就是魟魚,魟魚棲息於水域底層,尾部的棘刺具有毒腺,能輕易刺穿保育員所穿著的蛙鞋及防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