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水泡處理

475

■吳重達

1行6人以8天時間完成由台東火車站至花蓮火車站,共207公里的縱走。

有4位成員每週固定爬1次尾寮山,來回約20公里,屬健腳行者。醫師雖有固定運動習慣,體力可以應付,左踝卻有舊傷,無法像那4人「走若飛」,是中等程度者。最後1位成員是醫師的侄甥輩、20多歲的年輕人,平常偶爾跑個5公里,課業繁忙也未針對此行程做訓練,稱之為「魯肉腳」也不為過。

第1天走完,年輕人2足底起了水泡。醫師準備的處理水泡用品馬上派上用場。利用軟護墊、紗布、膠帶做保護,年輕人有些痛苦地完成第2天行程;可是原有的水泡變大了,腳跟出現幾個新的水泡。這麼快出現水泡最大原因是,因運動而腫脹的雙腳擠在鞋子內,加劇摩擦所致。

第3天才出發沒多久,年輕人就跛了。伴行的醫師靈機一動,教年輕人換穿運動涼鞋─為了預防下雨,運動涼鞋是必備的。涼鞋較大、鞋頭較寬,足部承受的壓力大為減輕,年輕人自此身、心壓力大減,走起來也容易多了。晚上檢查,水泡維持原來大小,數目也沒增加。

第4晚,有個足底水泡變大些,也變成血紅色;年輕人大為緊張,怕是出了大事。醫師解釋說,這是因為長期刺激、摩擦引起的皮下出血而已。

因為水泡已夠大,症狀也令人困擾,在消毒完備狀況下,醫師將水泡劃破。隔日劃破的表皮與下方組織已接觸在一起,包紮之後穿上涼鞋,第5天順利完成。

接下來就是每晚檢查,劃破的水泡癒合良好,沒有感染現象;其他的水泡不是維持原狀,就是變小了。雖然走的速度跟不上健腳者,靠著一股恆心、毅力及勇氣,年輕人咬牙卻快樂地走完全程。偷懶搭車從來不在其考量內。

仔細觀察水泡,在適當時機消毒之下做減壓,是處理水泡的原則。足外部的減壓也是重要的一環。

(作者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