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 拜登總統何以譴責肺炎命名的歧視?

拜登簽署行政命令禁止使用「武漢肺炎」名稱。(路透,資料照)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一上台,立刻就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其中相當受到台灣媒體關注的命令是:不准再使用「武漢肺炎」的名稱。

拜登總統為什麼要特別簽署這項總統命令?是小題大作了嗎?還是真有必要?想要真正了解拜登總統的想法,或許應該從他上任之後簽署的諸多總統命令來觀察,這些總統命令被稱為「拜登新政」。

拜登新政最為關切的面向當然是防疫,其次是經濟,第三則是社會。在社會面向之中,拜登主要的關切是反對任何歧視,包括對移民、種族以及性別以外的歧視。這三個面向,也是拜登總統認為美國在前總統川普任內出現最多惡化的面向。

仔細看針對不准使用武漢肺炎的總統命令,此一命令名稱的完整用語是:「對於歧視亞裔美國人以及太平洋群島民眾的種族主義、恐外症候群以及不容忍『予以譴責及打擊』」備忘錄。此一總統命令的內容則具體要求聯邦政府要在語言上與行動上,採取最佳措施來消弭對於亞裔美國人以及太平洋群島民眾的種族歧視及排外主義。 同時,在這項拜登總統命令更點名:政治領導者「以新冠肺炎之地理及源起處來稱呼它」,是構成排外種族主義的重要原因。

從前述分析可知,美國在前總統川普任內以武漢肺炎或中國肺炎來稱呼新冠肺炎,已經深化了美國境內的種族歧視與排外主義。這樣的發展趨勢,固然符合前總統川普所認同的白人至上主義,但是卻對於美國作為民族大熔爐的優良傳統造成非常不利的衝擊。

即便原本是把新冠肺炎稱為中國肺炎或武漢肺炎,原意可能只是針對中國人或武漢人,但是事實證明,當美國境內的種族歧視與排外主義抬頭,受衝擊的對象往往包括了所有「男性白人」以外的族群,包括有色人種、女性以及新移民。拜登總統發出的命令,特別提到「亞裔美國人以及太平洋群島民眾」,由此可見,受到影響的對象已經包括了台裔美國人或是旅美台灣民眾,這不可不注意。從美國先前的排外事件可以看見,不管來自中國、台灣、日本、韓國、越南或泰國,對排外的美國白種人來講,幾乎沒有差別。

換個角度來看,拜登其實不只是在保護不該受歧視的任何族群,更是要確保美國作為民族大熔爐的進步動力不被破壞。

了解選舉的人都知道,仇恨與恐懼動員是非常有效的訴求。然而,這種訴求往往贏得選舉,卻因為造成社會對立而輸掉了國家。美國歷經先前兩次總統大選,社會分裂的現象引起許多有識之士的憂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他一方面要致力於重新弭平美國社會的裂痕與傷痕,另一方面又不能夠因為明顯譴責前總統川普而再度引起反彈,所以在總統命令中的遣詞用句,可謂用心良苦。

拜登總統明確譴責所有具有歧視的用語與行為,但是很巧妙不提到前總統川普的大名。光是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拜登總統未來的執政風範。

台灣民眾一向也有反對歧視的優良傳統,在多元平權的議題上,有效抑阻了對同性戀者的歧視;把「精神分裂症」更名「思覺失調症」,也保護了患者不被汙名化。影視劇《誰先愛上他的》以及《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受到歡迎,正可以反映出民心所向。拜登總統對肺炎名稱的關切,值得台灣一同省思。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