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清秋十里桂花香

■吳芳銘

如果說滿山遍野的紅葉是秋天的容顏,那麼一樹怒放的桂花,便是潛伏在秋令裡的靈魂。

這股生動而立體的節氣味覺調動,讓我遙想起正值誕辰百年的作家張愛玲,彷彿嗅聞得到她筆下的「桂花蒸」,在秋老虎的溽熱蒸發和涼風習習的交織裡,炊得一縷桂花甜香,心情也舒坦芬芳。

叢桂具繽紛的色彩與淡濃交錯的香,白如鋪霜蓋雪,黃如流光溢彩,紅若雲蒸霞蔚,秋因桂而美,而香,也如同大唐宰相張九齡所定義,「桂華秋皎潔」而貴。

桂花兼得清逸絕塵又香遠綿長,而被稱為「十里香」,甚至猶勝「龍涎香」。宋代鄧肅的《木犀》即譽證:「雨過西風作晚涼,連雲老翠入新黃。清風一日來天闕,世上龍涎不敢香」。龍涎取自抹香鯨,是極為名貴的香料,竟不敵與桂花香。

無疑,秋天是嗅覺的季節,鼻腔感知到桂花宣傳乘秋是香氛的盛世,用香郁壓倒淒厲白秋作為登場的氣味饗宴。這是上天的巧妙用心,讓木犀和我們心有靈犀,用靈魂的香氣,濃冽了整個白藏的世界。

只是何處可覓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情境?當是趁時節忙裡偷閒和友人來趟秋桂遊。尋味來到植栽達近九十棵的百年桂花森林,未嚐得的桂花香甜秀色前,先穿越一條桂花巷,已令人精神振奮。再訪園林,百年桂花樹林分六行拔地而起,學生時期的桌椅座落在樹間,渾身沾染的清香猶如傳導了通氣的能量,打通精氣神的任督二脈,同秋風一樣令人神清氣爽。

同友人席坐課桌椅,仔細看那桂花叢簇淺笑盈嬌的姿態,徐風拂過桂樹瞥見那於波瀾不驚搖曳的優雅,再聽那桂花從樹影婆娑、枝條搖曳間,飄落翩飛的低語叼絮,似乎正在為我們講故事,這堂課完全沒有昔日上課昏沉的困倦,還吟起應景的詩詞。課後自問:桂花無法跟其他花碧綠紅艷的外形競妍,又細如栗,若不是香,能惹誰憐愛?

當知,近嗅聞濃香,遠濾知味長。只是桂花雖香,難免一嘆不易久存,只消一陣秋雨,花便落沉大半,芳馨也隨之消逝。

如何把歲月停格留香在人間八月天?我無大智,心想要是可放在口中慢慢咀嚼,讓她的魂魄和體香都穿腸而過,或許幸福的滋味更垂手可得。

滿眼盡是黃金蕊,花香惹了嗅覺,撩起了心弦,神彩奕奕,眼、鼻、心、神飽滿之外,在唯美的詩詞景緻外,還是要有美食才能飽腹,穿越舌、腸、胃後,那份被桂花微微熏醉的感覺,甚是美好,若能這樣,想念的味道也便能更長久的留存了。

裹腹,果不負我望,信步走到店家,桂花香早以寧靜於茶飲、蔬食、秋蟹、雞肉、香腸、酒水、米飯和糕點間,飽食之餘再攜蜜釀、露醬和桂花茶揮別林園,幸福原來如此簡單,還可打包回家。

回程路途,腦袋憶及手摘朵朵桂花,烘青復火,通花散熱,晾製成蔭,一股芳香濡心。捎帶一份閒情逸致,擷取一路醉人芬芳,濃香甜蜜,金秋瀾漫無限。十里飄香,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