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疫情籠罩下,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估仍有近百分之三表現,全國稅收卻年減百分之二點九,為近十一年首度下滑,財政部表示,主因在於營所稅因租稅優惠上路、疫情影響大幅衰退,貨物稅退稅大增,致使稅收與經濟走勢脫鉤。
主計總處一月二十九日公布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百分之二點九八;相對的,去年全國稅收二兆三千九百八十七億元,則年減百分之二點九,近十一年來首見下滑,比前年減少七百一十九億元。
財政部廿日發布「去年稅收徵起情形分析」報告,對去年稅收與經濟成長率脫鉤,統計處說明,以近年走勢來看兩者常有偏離現象,原因有三項,首先是物價因素,經濟成長率指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的變動率,為剔除物價影響後量的變動,但稅收增減則同時包含價、量因素在內。
其次,GDP是商品產出總價值扣除中間投入後的各業附加價值加總,而稅收則是依稅目不同,各有不同課徵稅源;再者,稅制、稅率變動以及稽徵機關祭出加強專案查核等措施,也會造成稅收走勢未必與經濟成長趨勢一致。
去年稅收會下滑,就是受稅制變化、租稅優惠上路,以及政府因應疫情祭出紓困措施所致。
去年營所稅年減一千七百零九億元,減幅達百分之二十六點四,創歷年之最,主因上市櫃公司前年獲利衰退,使去年申報稅額減少,加上未分配盈餘稅率由百分之十調降為百分之五,並新增產創租稅優惠適用,加上放寬受疫情影響企業,稅款可延、分期繳納,九月也可免暫繳申報,導致稅收大減。
在貨物稅方面,去年年減六十七億元,減幅百分之三點八。主因包含去年新車掛牌數創二00六年來新高,使「中古車汰舊換新減稅優惠」退稅金額大增,同時,適用「節能家電減稅優惠」的退稅額也年增一點四倍,加上部分受疫情衝擊廠商申請延、分期繳稅導致。
所幸去年因資金「錢進股市」,且因疫情控管得當,國內消費回溫,加上房市轉熱,證交稅、營業稅等表現創歷年新高,土增稅也來到近五年高點,部分緩解稅收下滑幅度;至年底,全國稅收實徵數雖低於預算目標,中止連六年達標紀錄,但僅短徵二百二十三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