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安人事調動,就能改善兩岸關係?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以長篇詞藻讚美此次國安人事異動。(取自總統府)

蔡英文總統日前在無任何跡象情況下,突然以因應外在情勢發展為由,調整國安團隊人事:國防部長嚴德發轉任國安會諮詢委員、遺缺由國安局長邱國正接替,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則轉任國安局長,並由前法務部長邱太三接任主管大陸事務。蔡總統還以「三個鐵三角」形容此調動,期許在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帶領規劃下,能發揮外交、兩岸及國防的最大戰力。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則以長篇詞藻讚美此次異動,先說治軍嚴謹的邱國正能落實總統的國防改革要求;邱太三則身段柔軟,接任陸委會是期待他穩健處理兩岸關係;陳明通則是因能精準判讀對岸動向,因此由他統籌國內外情報工作,而嚴德發則「功成身退」,退居幕後繼續向總統獻策。然而,除了是蔡總統想把邱太三拉入內閣的原因,國人實在找不到太多理由,能合理看待此次國安人事改組。

有評論認為,邱太三的出線代表蔡政府因應拜登政府軟性對中政策的調整,同時向中共釋出善意;但也有人認為恰恰相反,是民進黨想強化對兩岸互動的法律防線,為兩岸交流設下更多障礙。然而,如果號稱是民進黨最了解兩岸議題的「阿通師」都沒辦法打破兩岸僵局,被視為黨內鴿派的邱太三又何來的能力扭轉乾坤?

不可諱言,這四位官員身經政壇歷練,也應具有掌握國內外情勢變化的能力,但若說只是幾位人事調動就能為我國的外交關係及兩岸互動帶來全新面貌,根本就是言過其實的溢美之辭!

陳明通及邱太三是民進黨少數知陸派,再加上深受蔡總統信任的海基會副董事長詹志宏也浸淫兩岸事務多年,三人打造的「兩岸鐵三角」雖可有效處理兩岸問題,但仍缺少足夠力排眾議的政治份量。猶記得陳明通重出江湖的時候,各界不就對他寄予厚望,結果卻不如預期,去年的「小明事件」屢遭衛福部打臉,就可看出癥結所在。

事實上,台灣面臨的最大困境是國際空間縮減及兩岸對峙,而其中關鍵還是在蔡總統本人身上,因為倘若她不願或無力約束民進黨立委、要求他們不要繼續高調炒作「聯美抗陸」的話,再溫和的國安官員都難取信於對岸。面對新職的挑戰,邱太三表示「派飛機來,不如共創商機」。但問題是,若他的頂頭上司不願誠實面對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只想避而不談、甚至當成鬥爭在野黨的政治工具,兩岸哪來的對話契機?

很明顯,蔡總統想藉拜登降低對抗中共聲調的難得機會,同時調整國安高層人事來向習近平示好,也符合她在元旦及國安談話的低調不挑釁風格。更重要的是,這是為中共持續對台施壓的預先準備,以便將所有兩岸問題都歸咎於對岸的強橫顢頇,也為自己沒有遵循憲法之兩岸關係定位的法理責任,先打預防針。

蔡總統應從國人對此次國安人事異動的冷淡反應得到啟發,理解到文青式的詞藻已經難以感動人心,因為一時之選的優秀人才何需溢美之辭?還是蔡政府想掩飾此次調動的背後真實目的,才需大陣仗地自我吹捧?

國人其實擔心,台灣會遭美國與中國大陸競爭關係的池魚之殃,因此希望執政黨能在維繫台美緊密互動之際,同時回頭化解兩岸分歧,至少不讓綠營政客們見縫插針,以免錯失改善兩岸關係的些微曙光。